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春節臨近,各種飯局接踵而來,喝不喝酒近來成了不少白領的糾結事。昨日本報聯合新浪湖北發起“年終飯局多,喝酒怎么辦?”大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人喝酒是因為“不得不喝”。
經人一勸
近八成人最終舉杯
截至昨日19時,本報與新浪湖北進行的“年終飯局多,喝酒怎么辦?”調查數據顯示,80.7%的參與者在飯局上“不會主動喝酒”,但若有人勸,78.3%的人會“多少喝一點”。在“誰是你喝酒的主要原因”一項中,領導占44.6%,朋友占36.1%。
為什么不想在飯局上喝酒?37.3%的人因為“不想喝”,26.5%的人因為“只要喝就不能少喝,所以干脆不喝”,22.9%的人因為酒量小,13.3%因為生病拒絕喝酒。
喝酒何用?
關鍵是“代表態度”
接受調查的人中,44.6%認為喝酒有助于事業,15.7%認為有助于上下級關系或同事關系。另外,47.0%的人認為喝酒這件事代表著態度,7.2%的人認為代表能力。
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上班族。12人認為,酒桌上的表現對升職有影響;11人坦言如果沒盡力喝酒,自己會覺得不安。
劉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業務員,他認為喝酒必須主動:“老板客戶都在場,我不喝像什么樣子?領導就算面上不說,也會覺得我不懂事。”
27歲的楊小姐在漢口一公司上班,每次見客戶,老板都會要求各參與者喝酒,“那些客戶越是要求我喝,我就越發不想跟他們喝。現在一聽說赴飯局,我就只想逃走。”
員工喝酒的表現,會不會影響升職?經營一家廣告公司的周經理說:“在我們這個行業,不會應酬客戶的員工,估計業務能力也不行。”不過,應酬能力和酒量也并非成正比,“有些業務員天天與客戶泡在酒壇子里,業務量還是不行。”
還有不少員工在酒桌圖表現,拼盡全力喝。這在老板眼中算不算“優秀”呢?周經理對此一笑:“不要喝醉為好。”
健康提醒
酒量有個體差異
昨日,一23歲吳姓女子在同學聚會上豪飲半斤白酒,醉倒在地。被送到解放軍161醫院急救,醒酒、催吐、藥物等治療后,目前已脫險,但仍需留院觀察。
多家醫院的醫生表示,每逢過年之前,急診接診的醉酒者就急驟增加,節日期間喝酒喝到上醫院洗胃的也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勸酒者還是下喝酒令的人都該知道,當有些人說“不能喝”的時候,是真的不能喝。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沈磊主任醫師解釋,酒量與人體內專職代謝乙醛的乙醛脫氫酶有關。喝酒以后,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進入血液,酒精首先經乙醇脫氫酶催化,變成乙醛;然后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變成乙酸;乙酸參與到體內的多個代謝途徑中去,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對于這兩種酶不夠強大的人來說,喝酒是很難受的。“有些人一喝酒臉就紅,說明此人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能迅速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但臉紅也說明他們缺乏后一個酶:乙醛脫氫酶,體內累積的乙醛不能快速代謝,因此這樣的人容易醉。”
另有些人則完全不應該沾酒。“存在消化道潰瘍,或消化道曾出過血的人,患有膽胰結石以及使用頭孢類藥物、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都不能沾酒。”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張姮說,“酒醉后嘔吐還可能引發胃賁門撕裂,導致消化道出血。”
張姮說,酒量這件事沒有男女差異,只存在個人差異。如果非喝不可,飲酒前可吃些肚片粥或喝牛奶、豆漿,以緩解酒精的刺激,“但喝酒也一定不要過量。”職場貼士:【成功者幾個習慣】1.了解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2.決策果斷;3.善于傾聽;4.善于總結;5.做擅長的事;6.勤于練習基本動作;7.運用自我暗示的力量;8.保持體力或創造更多精力;9.超越自我;10.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理由。
下一篇:遭遇職場漏洞 你該如何應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業經理人與獵頭打交道的9個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