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美林心高氣傲,從來就沒有滿足過現狀。從機關到大學再到外資公司,美林每隔兩年跳一次槽,一直有飛上枝頭做鳳凰的雄心。美林以前的每次跳槽在旁觀者看來都是一次提升,但最近她從一家名企到了一家小公司,“寧做雞頭不作鳳尾”,美林告訴我做“雞頭”的感覺很好啊。
一切要從她的成長歷史來看。
大學畢業的時候,美林分在一所機關,當時的機關辦公室在閘北的一所老大樓里,“咯吱”作響的樓梯,據說晚上還有老鼠出沒。大家輪流泡開水,從底樓拎到三樓。百無聊賴地要從8:30坐到5:30,一張報紙從頭到尾從尾到頭地看,只有吃中飯點哪家公司的盒飯和午后打80分是一天生活的高潮。辦公室里的老人一律被尊稱為某老師,老男人和老女人談的都是兒子老伴和菜場故事,美林是普通人家的女兒,上頭又沒人,文憑和知識在這里當然不敵伶俐和察言觀色,美林這方面的本事先天不足。
某家業余大學招聘,美林去應試成功,不但終于可以不再朝九晚五,而且好歹也是大學教師。但是,現在許多教師都手握碩士文憑,要美林把美好的青春之夜都交給夜校,她有點不舍得。學校里呆久了似乎也悶,外資公司成了美林的首選。美林通過朋友協助,果然謀得一職。
新的辦公地點和辦公室的硬件軟件都讓美林眼前一亮,可惜在那個競爭激烈人才濟濟的地方,她絕對是個“鳳尾”。美林做得很累,只有在過去的朋友和同事羨慕的眼光里獲得安慰良多。他們介紹起美林來必提她的公司,公司成了她的招牌,雖然公司里很多人不知道美林是誰。美林在那里讓別人差來呼去,身心俱疲,即使有出國的機會,輪到她也是人家懶得去的東南亞。年齡、英文和專業都不具備特殊優勢的她,只覺得壓力鋪天蓋地,自卑自責時時擠壓著她,令她幾乎要得憂郁癥。
偶然的機會,美林發現一家小公司在招聘,打電話一問還有點意思,便跑去應聘。人家看了她的履歷居然露出驚喜神色,原來這家小廟還沒見過她這樣的大佛呢。倍受冷遇的美林感動萬分。美林的那點英文使她在這家小小的貿易公司受到空前的尊重,其實小公司業務穩定,受益也不錯。美林見過大場面,這家公司的同仁和客戶,美林來對付綽綽有余,不久即成為大家最推崇的人。美林在這里神清氣爽,從“鳳尾”到“雞頭”,美林終于找到了合適自己的位置。
美林最近升為業務經理,三十多歲的她第一次擁有自己的私人辦公室和秘書。“鳳尾”和“雞頭”其實都是一種選擇。看你適合哪一種啦。現在的美林非常開心而達觀。
職場貼士:安排事情先后順序的一個方法是把要做的事情列成單子。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前20項工作簡要地寫下來,并在這一天當中,反復看幾遍這個單子。完成單子上的各項任務的最好方法是給每項工作留出一個專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