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創業的想法和熱情,卻對具體的運作方式一無所知,不知從何下手,記者在本月初剛剛開業的北京勞動服務管理中心采訪時了解到,不少想創業的北京人正面臨這種狀態,為了幫助他們解決這種尷尬,從昨天開始,在位于東城區山老胡同8號的北京勞動服務管理中心的創業指導服務大廳里開始為期4天的專家坐堂診療現場咨詢活動,這些專家有從事市場營銷的學者,有民營企 業家,有投資咨詢的顧問,也有律師、會計師等等專門人士。這種創業指導得到了急于創業的大學生以及“海歸”、“海待”們的歡迎。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約有50多位人員正在接受了專家“一對一”的創業指導。“這種專家現場指導是我期盼許久的,我想和幾個朋友一起開辦一個心理咨詢所,早有打算,可就不知怎么辦,今天我可得好好跟專家聊聊。”前來咨詢的王女士如是說。記者注意到,在創業指導中心提供的40多個創業項目中,有高科技養殖、加盟店、零售業、產品技術轉讓等,投資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其中大部分適用于社區創業,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投資資金在5萬元以下即可,創業的成本較低。家住豐臺的李女士是專程到創業指導中心來咨詢的,“大家都是些普通的百姓,想要創業也不知道該干什么好,像我這樣的年紀,都40多歲了,也找不到什么合適的工作,我想讓專家幫我分析一下,替我拿個主意。”不少來指導中心的到訪者,都和李女士有著一樣的想法:看看有什么項目適合自己干的,同時聽聽專家的意見。據統計,來現場接受指導的人員有海外歸國人員、國企中層管理人員、小企業老板、剛畢業的大學生、軍嫂、外地來京創業人員,他們就企業創辦、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創業貸款、創業培訓等政策進行了咨詢,其中不少人是帶著自己的項目來接受指導的。
專家指出,很大一部分創業者所提出的項目問題都需要進行項目可行性調研才能準確回答,屬于選擇項目的疑難問題。這說明來訪者都是有備而來,并且對創業指導寄予了一定的厚望。
記者還發現,在昨天的到訪者中,有不少中年人顯得相當憂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人多為下崗失業人員,他們沒有太多的資本,沒有投資置業的經驗,把握不了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及市場前景,所以在作出決定前都十分憂慮。”據了解,創業中心為城市下崗人員準備的項目較少,他們的項目更加傾向于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并且有較高素質的年輕人。
北京市勞動服務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說,本此活動是專家指導、幫扶創業人員的開端,以后將經常舉辦此類咨詢活動,活動之前會在“北京就業網”上進行發布。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創業指導中心創業項目評審組的9位專家正在對最新征集的創業項目進行評審,不久本市將有第二批創業項目向社會發布。
職場貼士: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