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好友稱為“花錢沒原則”的Lucy個人名片:Lucy(女,27歲,媒介經理)消費主張:我愛刷卡。不用親眼看著口袋里的錢“嘩啦啦”地被花掉,心疼指數會大大降低。
Lucy的工作地點在一座高層寫字樓里,時常出現在客戶面前的她,化著優雅的淡妝,衣著簡潔得體,笑容自信而富于親和力。可是,了解Lucy的同事或朋友對她的評價卻完全兩樣:“同情心泛濫,花錢沒原則,盡干傻事兒!”
“昨天一起打車趕場推廣活動,如此緊急的情況下,Lucy還不忘給路邊的乞丐10塊錢。”一位同事“揭發”說。其實,諸如此類的“傻事”在Lucy身上屢見不鮮:借錢給熟人,許諾的還款期來臨,那位熟人“人間蒸發”,Lucy非但不著急,還為其解釋:“他肯定有自己的難處。”去韓國出差,在導游的極力推薦下,Lucy頭腦發熱地買下一款數碼相機,回國后才發現,功能與拍攝效果都不理想;另外,Lucy購物不還價,買衣服不試穿,買菜不看秤……在弟弟的“教導”下,三個月前,Lucy開始用筆記本每日記賬。Lucy承認,“記賬”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改變,“月底時將本月和上月的支出比較,如果花銷見漲,就會嚴厲地譴責自己,浪費行為從而得到控制。”
本周消費清單
滾筒洗衣機,1288元 理由:原價2800元,因非新品,故大幅降價,買得很有成就感。
短袖襯衫,900元 理由:逛東方廣場時,正逢“She‘sso”過季服飾打折,十分喜歡這款襯衫的簡潔優雅,當即買下。
純銀手鐲,300元 理由:為遠在上海的朋友專門訂制的生日禮物。
海泥面膜,245元 理由:送給妹妹的禮物。
“老干媽”香辣醬,5元 理由:Lucy每餐必吃辣,如果菜不辣,就往上面抹一層厚厚的“老干媽”。
狂人趣事
別人有“難”熱情相助一日,和朋友相約進餐。為其服務的服務員多次叫而不答,Lucy見其心神不寧,低聲詢問原因。女服務員臉紅,許久,答曰:“例假,但無錢買衛生巾。”
職場貼士:內心的性別或種族偏見。你或許以為面試官與你志同道合因而大書特書,其實這樣不啻是自掘墳墓,職場里不容許性別和種族歧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