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機緣巧合
半年前,為了找兼職,我不時在網上投遞簡歷,雖然基本都石沉大海,但仍然樂此不疲。一天,郵箱里來了一封“試講通知”。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家培訓公司的面試通知,內容是自備材料,講15分鐘的課。
我既興奮又緊張,認真準備起來。在選題上,最初我覺得應該投其所好,于是買了本管理類的書回來啃。但我一個大二女生,沒有絲毫工作經驗,談什么管理?最后還是選了個和我的心理學專業相關的話題——“如何緩解焦慮”。
我一氣呵成寫好講義,整天對著鏡子練。我發現,雖然自己平時很能“侃”,但講課和聊天差別很大。聊天的時候你心情放松,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但講師站在臺上,除了知道說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說。
面試的時候,經理告訴我:“做講師,你年齡太小,今天來的人至少比你大六歲。但你在師范大學讀心理學,挺符合我們的需要,所以我想看看你到底怎么樣。”結果,我的試講著實讓他吃了一驚,直夸我有潛質,于是我留了下來。
培訓 嶄露頭角
兩天的培訓完畢,經理又要求我交“作業”了。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我直接選了個討巧的題目——“如何提高記憶力”。
經過精心的準備,當天的表現令所有人對我大加贊賞,甚至捧我為天才。我明白,自己的確有點天賦,但后天的刻苦更重要。
過了幾天,經理告訴我,我可以在下個月講公開課了。這可是真槍實彈了!我心花怒放。
備戰 苦不堪言
接下來的半個月,我每天晚上都抓緊時間練習。在學校找個空教室,就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直到筋疲力盡。那段時間,既要備課,又要應付英語考試,雙休日得念高級口譯,還有一篇五千字的論文要交,我忙得像只快樂的陀螺。
備戰過程中,我的現場演習表現時好時壞。同樣的東西,看了一百遍,講了幾十遍,還錄下來反復聽了N遍,但仍不能保證狀態。講課就像演戲,背臺詞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還要注意語氣的把握、現場的控制,根據不同的氣氛說不同的串聯詞。如果聽眾的反應出乎意料,還要隨機應變。總之,講師就像演員+主持,既要把自己的內涵表露出來,又要懂得引導別人、控制情境。
我在試講時發生了忘詞、語塞的失誤,大家都為我捏了把汗,我自己更是忐忑不安。
實戰大獲成功
終于迎來了公開課的日子。站在三十八樓望下去,底下的行人小得像螞蟻。我頓悟:人尚且渺小,一堂公開課又算什么呢?
剛開始的20分鐘,由培訓顧問介紹公司的產品。我在下面痛苦地等待,打足的氣開始慢慢泄漏,而且每隔五六分鐘就會有一陣極度的焦慮襲來,仿佛陣痛。
終于,我上場了。
我已經忘了自己是如何跨出第一步的,但上臺后就不那么慌了,我從容地侃侃而談,其間還有人提了兩個問題,都被我機智地解決了。
初戰告捷,而且比任何一次都講得好。同事擁抱著我說:“這是公司的一小步,你的一大步!”
職場貼士:吃虧是福:苦一點累一點怎樣呢?多做一些事情怎樣?加班加點又怎樣?如果你把這個當作是對自己的磨練,你會發現工作的樂趣,更重要的是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積累很多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