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9日本報A07版曾報道《40萬個體戶也可參加醫保》。日前,一位廣州市的下崗工人看到報道后,給曾向有關政府部門提交建議的李亭亭代表致信求助,請求關注50歲左右才下崗的工人群體的醫療救助問題, 允許他們也參加醫保。市人大代表李亭亭通過本報回信稱將向人大提交議案。市勞動保障局接受記者采訪表示下半年有望出臺《廣州市住院和特殊門診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
市民來信:大齡下崗工人迫切需要醫保
日前有一位市民在看了本報報道后,向人大代表寫信,敘述大齡下崗工人面臨類似的困境,迫切需要參加醫保。近日,記者看到了這封寫給市人大代表李亭亭的信。一個普通的白色信封上,右下角署“群眾來信”,郵戳顯示是2005年1月8日從西堤寄出。信中落款“工人階級致”,日期是“04.12”。
這位市民在信中表示,50歲左右下崗的工人,“吃了兩年救濟醫保后,生活上節省還可以捱到退休。問題是病魔時刻盯住你,感到十分恐懼、擔憂,因為經濟來源沒有了,又沒有醫保。”
代表回信:將向人大提交聯名議案
市人大代表李亭亭今年1月19日收到了這封市民來信后,當天下午即把來信復印了幾份,面交一份給市人大常委會聯絡委負責人。次日又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局信訪部、總工會生活保障部負責人聯系后,交換了復印件,希望他們都來關注大齡下崗工人的醫療保險問題。李亭亭還專門寫了一封回信,希望通過本報告知這位匿名的市民。在信中,她向來信者表示:今年市“兩會”期間,準備向人大提交“關注大齡下崗工人的醫療保險問題”的代表聯名議案。
市勞保局答復:將特設“住院保險”險種
日前,記者就大齡下崗失業人員參加醫保難的問題,專訪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醫保處處長陳建龍。陳處長介紹,像這位市民遇到的醫保問題,今年下半年就應該可以解決了。他還表示,希望能跟該市民當面解釋工作進程。據悉,相關的《廣州市住院和特殊門診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已提交市政府報批。
陳處長稱,在整個失業人員群體當中,目前有一部分正在領取失業救濟的人員,這部分人員目前已可以參加醫保,其醫療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針對失業但未領取失業救濟的這部分人員,陳處長表示,目前,該局已經制定了《廣州市住院和特殊門診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這個辦法將特設該局稱為“住院保險”的險種,就是針對無單位人,包括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無本地戶口的外來工等,當然也包括了大齡下崗失業人員。“這是專門為這一類人群設置的一個險種。”陳處長表示。這一險種的特點是“低進低出”。所謂“低進低出”,就是該險種不設個人賬戶,參保人只需繳納少量保費,在住院或者得了大病治療期間可以享受醫保。“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可以享受到與城鎮職工同等的待遇。”陳處長說,“但平時的普通醫療,沒有包括在該險種之列,仍需要由個人自行負擔。據介紹,所謂特殊門診是指癌癥治療、尿毒癥透析治療等7種特定項目,估計以后可能還會有所增加。”
新險種優點:個人繳費部分可少交6%
針對這部分人群收入較低且不穩定的狀況,這種新設的“住院保險”的繳費也較低。據介紹,目前設想的比例設置是,個人可按城鎮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社平工資)的4%繳費。而目前,城鎮職工繳費比例安排是,單位交納社平工資的8%,再加上個人部分繳納2%,實際上就是10%的比例。“住院保險”個人繳費部分可少交6%。“只要愿意繳費,我們肯定接納這部分人進入醫保。”陳處長說,“當然,在待遇方面,只能保證大病治療。至于一般門診治療,可以再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據介紹,目前這一試行辦法已提交市政府,等待審批。市勞動保障局已經開始進行諸如系統開發等的前期準備工作。“如果順利的話,下半年出臺這一辦法沒有問題。”
職場貼士:職業定位應首先考慮自己的能力優勢,這對職業發展是最重要的,無論哪個職業階段 ,最擅長的領域就是你能發揮出最佳水平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