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太多會不會胃痛?”在杭城一家IT公司工作的小李,上周打電話給快報青少年熱線,問了個蹊蹺的問題。
毛病是想出來的嗎
小李25歲,工作快兩年了。“找不到成就感,越來越煩躁不安……”到了年底,小李腦子里想法蠻多:不跳槽吧,感覺是一天也呆不下去了;現在就走吧,幾千塊年終獎就扔了;留在杭州吧,好的IT工作也不好找;去外地吧,就得先辭職,這就意味著要先失業……“我就是控制不住胡思亂想,最近,我老是心悸、頭昏、胃痛,可是一查,醫生卻說我什么毛病也沒有,難道這些毛病都是我想出來的?”
到年關十個白領九個焦慮
杭州“心靈雞湯”心理咨詢熱線負責人、人力資源經濟師牛筱鴿說,小李“胡思亂想”導致身體不適,其實是職業焦慮癥的表現;焦慮癥在白領中很常見,比如前程無憂網曾對3633位職場人士調查表明,九成以上的人在年底或多或少會受焦慮癥的困擾。沒找到發展方向、一年過去一無所獲、沒有業績、工作枯燥、公司人際關系復雜、得不到提升或加薪等,都成為焦慮的原因。
焦慮癥雖然是心理疾病的一種,但有一些明顯的表現,如心跳過快、胸口疼痛、頭昏;如感到恐懼,覺得要死了、要瘋了、失控了;如坐立不安,總怕自己或家人遇到什么不好的事,以及緊張、發抖、出汗、頭暈、胃部不舒服等,又常常是過半小時不治而愈。
工作一兩年焦慮感最強
牛筱鴿說,工作一兩年、25歲以下的男性的焦慮感尤其強烈,有的擇業漫無目的,通過頻繁更換工作尋找自我定位,有的試圖通過更換工作進一步體現自己的價值;而歲數稍大一點的,工作和心理的穩定性相對較強。
職場貼士:檢查是否有眼疲勞。方法是將手放在前額呈敬禮狀。如果這時候你的眼睛感到放松,那么你的辦公空間就太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