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的落幕,被爆炒了一段時間的大學生考研熱也漸漸冷了下來。今年我省考研人數達到80404人,比去年多了21325人,再創歷史新高。然而,圍繞考研熱出現的問題,我們必須冷靜地思 考。
●為考研 不上課 不實習 不就業
不上課、不實習、不就業是考研中最突出的問題。記者曾在鄭州某高校做過一小型訪問,該校一個90人的大四文科班,每天到班內聽課的只有20人左右,其他多數同學都在備考。接受采訪的同學說,因為考研復習的時間緊張,只好逃課備考。
一家醫院的大夫說,現在接收實習生的最大感受是這些實習生工作不踏實,不少實習生報到后就不見了蹤影,以考研作為理由的占了絕大多數。
●盲目考研不可取
正像接受采訪的多數同學說的那樣,更好就業是他們考研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不與個人興趣、專業走向、社會發展趨勢相結合,只是一味地先上了學再說,這種報考顯得盲目性太大。
2005年我省大中專畢業生將超過30萬人,畢業生數量在增加,用人單位的需求并未擴大,研究生就業未必就會比本科生、專科生容易。鄭州某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負責人說,經過3年的專業研究,研究生的視野往往局限在某個科研領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不如本科生,所以一定要理性地對待學位差別。在去年12月份省教育廳舉行的兩場大型人才交流會上也顯示,本科生的需要量是研究生的數倍。看來,想通過考研來逃避就業,并不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考研專業的報考也表明,計算機、法律、通信、財會金融、法學等專業今年繼續受考生熱捧,一些工科和長線專業仍受冷遇。從熱冷專業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學生報考的盲目性。
●大學考研教育亟待跟上
據了解,現在多數高校對待學生報考研究生只是在后勤上或課程調配上給予支持,具體到該怎樣報考很少涉及,多是大學生自己拿主意。
河南財經學院副院長郭愛民教授說,在校大學生和社會類考生不同,怎樣選報未來的專業,學校是有責任來指導的。
職場貼士:漫無焦點的閑扯淡。你回答完問題或作完一段評論,就此打住,等待下文。話點到為止,喋喋不休徒然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