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講的是一個新加坡人的職場經歷。他去過很多國家,每到一個國家都會積累一些經驗。兩年前他來到上海,一切都從零開始。他憑著自己的經驗,現任上海季諾意式休閑餐廳首席顧問,并在其他公司兼任不同要職。他覺得,重要的是把握自己。他叫世帝文,今年才三十七歲。
親情
世帝文本名叫方利基,他童年是家境并不如意。小學四年級時,他曾被同學誤認為偷過東西,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感受到了人生諸多的不如意。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一家酒店做廚師,那個時候他沒有很多想法,也不敢有太多想法,因為家庭需要他掙錢。就這樣,他背負著那份親情,為了每月200多元的新幣,努力做著本職工作。支持他的是家庭,束縛他的也是這份親情。
到了21歲的時候,憑著扎實的技術,世帝文已經升為總廚了,對于他這個年齡來說,總廚已經是非常高的職位了。時間一長,他卻沒了當總廚的興奮感和榮譽感,變得懶惰起來。這時候,他開始想,自己正處于能做什么呢?
選擇
“自己還能做什么?”無數年輕上可能都曾這樣問過??墒亲罱K你的選擇還是要與自己的“情趣”不謀而合。世帝文的經歷告訴我們,他是個情商特別高的人,世帝文今天的成績不是偶然,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發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經歷給了他很多幫助:1993年在法國接受餐館和超市的銷售培訓,學習廚房里的烘焙技術;而后又在美國接受餐館、賓館和超市銷售培訓,在一些專業的生產部門從事常溫真空產品的生產;1996年學習了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的培訓;1997年在悉尼接受零售、烘焙和飯店管理,企劃、市場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培訓;1998年又陸續在歐洲參加了關于專業餐飲設備和銷售理念等方面的培訓。
盡管經歷復雜,但他一直圍繞著自己的“情趣”——餐飲為主線,孜孜不倦地學習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餐飲知識。然而,世帝文覺得,他的這些經歷還是停留在“面”上,根本沒有深入到“點”上。直到兩年前來到中國,一個與其他歐美國家的生活方式、工作態度截然不同的地方,他覺得自己真的得到了鍛煉,找到了“點”的感覺。
在上海,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任某知名餐飲連鎖公司執行董事、餐飲顧問,仍舊是按照自己的“情趣”工作。在一年半的時間里,他去過的地方比許多人民人都多,例如珠海、佛山、汕頭、秦皇島、石家莊、大同、沈陽、青島等,親自體驗了不同地域的人的飲食習慣、生活態度。他覺得人除了工作就是“吃喝玩樂”,而這些“情趣”正好制約和影響著職場的“商情”。為人們創造“吃喝玩樂”的新觀念,將餐廳國際化是世帝文追求的目標。
世帝文特別喜歡中國的文化,他經常買書,由于自己中文不太好,就讓自己的朋友看好以后告訴他書中的意思。他會把中國的許多東西變成商場上的“武器”,例如,從《三國演義》中學到的商品的營銷手段、產品包裝“理念”;從《孫子兵法》中領悟到做人和做生意的方法等等。
感悟
采訪的時候,世帝文告訴記者,不久前他找到了自己的職業“點”,這個點讓他知道自己該走哪條職場大道。
對于年輕人來說,文憑是要有,可這絕對不是最終的目標。參加培訓也要三思而后行,因為它可能還沒有你去工作學的多。
職場貼士:檢查是否有眼疲勞。方法是將手放在前額呈敬禮狀。如果這時候你的眼睛感到放松,那么你的辦公空間就太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