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間,草熏風暖,正是出游好時光。趁著美好天氣,為何不放松一下緊張的神經,緩和一下辦公室微妙的關系?利用HR的權力,享受著老板給的福利,結伴與公司同仁外出旅行,無論是拓展訓練還是去郊區賞花,春游背后其實還有許多內容。究竟,春游的背后的含義,你知道幾多?
春游,包含著3個符號
符號1:公司文化
如果是10年以前,到了春天,很多國營企業會組織員工去嘉興,去南湖,把春游變成“愛國愛黨教育”;但現在,很多公司會把春游和“企業文化建設”聯系起來,投入小的公司去上海近郊,實力強的公司去江浙甚至更遠的地方,讓員工對公司的文化產生認同感。
符號2:職場政治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辦公室里坐久了,白領們都疏于運動,春天里去外地放松兩天,對身體健康有利,對緊張的工作也是一種調節。在公司的HR和領導看來,游玩放松并不是春游的本質,融洽員工關系,調節工作氣氛才是他們想要的。在正襟危坐的辦公室里,“經理”、“主管”叫慣了,員工們很難把自己的另一面展示出來,員工之間也很難相互了解。
符號3:HR的選票
每到年底,HR都會面臨親和力的考核,如何讓員工投你一票,也許人脈就是從春游開始積累。因此,在很多公司,春游都以“培訓”的面目出現,人事經理們把春游的經費打在“培訓費用”上,這樣就可以不占用員工們的福利費用,把春游從“福利消耗”變成“培訓投入”。
職場貼士:不要讓自己太餓了。大男人一次可以長時間不吃東西,處于好心,我給他買了一大袋麥片作為辦工食物補給。結果,他一天就把一袋都吃光了,結果生了一場大病。教訓:飲食要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