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大學士,笑死一群牛”?事實也不盡然吧!新人摔了跤,身邊多數會有惋惜的,有鼓勵的,有訓誡的……聽聽他們怎么說吧,前輩、專家的話更有指導意義。
過來人說:新人犯錯最正常
Vivian 某咨詢公司職員 年齡:29歲
新人犯錯,那最正常不過了!我們都是從新人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路上的磕磕碰碰現在還記憶猶新。在工作上,成功了是我事業經驗的一次積累;失敗了,那也不丟人———誰沒有過當“菜鳥”的經歷呢?
所以我覺得,新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有前進的方向。沒有經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前進的動力,沒有正確的指引。知識需要積累,這一階段更多的來自于學校,來自書本;經驗同樣也需要積累,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對新人經驗不足的彌補。在我們公司,大家都很厚待新人,容許新人犯錯。如果他們“摔倒”了,總會有人幫他們重新站起來,并且幫他們總結經驗。因為我知道,雖然新人經驗不足,但他們給公司帶來了新的知識,帶來了新的氣息,也讓我們有了前進的動力。
上司說 怒氣胸中回蕩兩分鐘
北京雅思上海旗艦中心市場主管 Kevin
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要調用公司的內部資料和文件,所以公司再三強調:員工離開座位時要關閉所有文檔。而那次,我們公司的一個新人在離開座位時,所有公司的內部文件都是打開狀態。當時正好有客戶用了這個新人的電腦———即使沒人用他的電腦,那也是嚴重違反公司規定的。更嚴重的是,這個事情被我們的老總看到了。
那天我對那個新人說,我先下樓吃飯,待會我們談談。其實,我當時十分生氣,但是任意發泄怒火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說不定還會影響他一天的工作情緒。我自己也是打工的,也是別人的屬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次新人犯錯,我都會把筆握在手里兩分鐘,讓自己的怒氣先“回蕩”、“消化”一下,再和他(她)談具體情況。
公司不是學校,沒有義務,也沒有時間來一次次告訴員工,什么樣的工作態度才是正確的態度,怎樣做才是恰當的。所以,作為上司,也作為老員工,我們有責任告訴新人,公司的要求是什么,不能動不動就發火。要給新人明確的信息,能做到的留下,達不到要求的就“走人”。
專家說“摔跤” 在“摔跤”中享受樂趣
可銳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卞秉斌新中“摔跤”,大致有以下幾種形態。第一種是“經驗型摔跤”,新人剛進職場,沒有太多的閱歷,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自己找不準方向。第二種是“職務型摔跤”,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對自己的本職工作不了解,不知道要做哪些事情,也找不對正確的方法。第三種是“功夫型摔跤”,在人際交往上,在為人處世上,新人們還很“嫩”,沒有足夠的“柔韌度”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面對暫時的挫折,新人們要能夠正確面對。首先,不能給以后的發展留下心理陰影。如果“摔跤”之后,能從原地爬起來,那你就戰勝了自己,克服了心理障礙。以后的工作中,你會更有自信。相反,如果你沒能爬起來,那你就自己應了一個“陰暗的潛臺詞”,也許今后永遠也過不了這一關。其次,要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習慣”。剛進職場的年輕人“職業化”還不夠,不夠專業,不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不合理。如果能有一個正確的職業態度,那一定可以避免不少挫折。
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在“摔跤”的過程中享受樂趣。每次挫折都是一次磨礪———摔倒,再爬起來,這個過程中你已經學會了很多,經歷了很多。多“摔跤”一次,你就比別人多了一份閱歷,比別人更加成熟,這些都是今后工作中的財富。在“摔跤”中享受樂趣,但是也要避免“摔大跤”———不要觸犯法律法規,不要違反公司制度;還要防止在同一個地方跌到,要懂得總結,懂得吸取教訓。
錯誤也要看性質
張臻 恒道信利人力資源平臺特約顧問
大體上來說,我們對新人還是比較寬容的。在公司里,我也愿意使用新人。畢竟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在以后工作的方式和習慣上,他們可以和我很好地配合,從長遠來看,這是有好處的。新人犯錯在所難免,不過,錯誤也要看性質。有的錯誤出在工作技能上,只要不礙大局,新人這方面的錯誤總是可以原諒的,畢竟他們不可能在公司的關鍵崗位獨當一面。有的錯誤是出在人品上。比如,有的新人不誠實,說假話。不過,這個也要具體分析說謊的動機。如果是為了保護公司秘密,這樣的“善意的謊言”也是可以原諒的。
職場貼士:《精粹》雜志的主編蘇珊·泰勒起草了大約40種復信格式,從退稿到答復捐贈請求,樣樣俱備。這些信都儲存在電腦中,可以隨時調出、復制,只要改動幾個關鍵的字詞就成了一份專門寫給某人的信件了。之后,泰勒常常會在信的結尾處加上一句親筆寫的問候語,以示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