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可以把SOHO看作職場中的極限運動,在SOHO中探索自己的極限,包括在“抗壓”能力的極限和體驗各種工作,挖掘自己多方面才能的極限。
我并不是一個堅定的SOHO族,就像莊周夢蝶一般,SOHO還是就職,哪一個都不是我的常態。SOHO并不是不工作,而是沒有固定單位,沒有穩定收入。在我看來SOHO和就職的角色轉換是順理成章的。在SOHO過程中若遇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很自然就被“招安”。而當我發現一份工作讓我產生了惰性,讓我開始依賴現有的工資、規律的生活而沒有沖勁時,我就會選擇SOHO。
實際上SOHO的壓力比工作時大的多,特別是對于剛放棄了一份穩定收入的新手SOHO來說。而且工作量極不穩定,一段時間可能很悠閑,而過一段時間又可能接到一堆活,這就需要有很強的統籌能力,對于SOHO來說,信譽是最基本的資本,所以完成任務的時間和質量都得保證。
SOHO其實還帶有一些浪漫主義的味道,我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的職業殺手。因為目前我是一個自由撰稿人,有時候從接到電話任務,到Email交稿,在到后來的去郵局領稿費,整個過程都不會與約稿人打照面。就跟《黑客帝國》中的職業殺手一樣神秘,所有的社交、業務執行都自己一手包辦。
SOHO也不一定每次都是單兵作戰,一旦加入工作組,對他的團隊合作能力就有更高的要求。一個TEAM里的隊員可能素未謀面,SOHO族必須用最短的時間進行溝通,和其他TEAMMATE并肩作戰。當然我的每次SOHO都會在工作至少一年以后,這個過程是積累經驗、積累SOHO期所需資本的必然階段。
職場貼士:凡在乎人生、看重自我價值的女人,無不在社會與個人,事業與家庭的二律背反中深刻開掘她的內心世界的復雜性。復雜即豐富,豐富就有滋味。職場永遠給予我們挑戰的興奮,超越的快活。當自身的潛能被激活,那種成就感,是十分幸福的!但,不能沉溺其中而成為職場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