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來,公司新調來主管進出口工作的Sam,新上司新作風,從美國回來的Sam性格開朗,對同事經常贊賞有加,特別提倡大家暢所欲言,不拘泥于部門和職責限制。在他的帶動下,海倫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了。由于Sam的積極鼓勵,海倫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她也不斷學會新東西,起草合同、參與談判、跟外商周旋……海倫非常驚訝,原來自己還有這么多的潛能可以發掘,想不到以前那個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夠跟外國客商為報價爭論得面紅耳赤。
點評:其實,海倫的變化,就是我們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起了作用。在不被重視和激勵、甚至充滿負面評價的環境中,人往往會受到負面信息的左右,對自己做比較低的評價。而在充滿信任和贊賞的環境中,人則容易受到啟發和鼓勵,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隨著心態的改變,行動也越來越積極,最終做出更好的成績。
海倫如今在公司可是跟以前大不一樣,活躍的勁頭讓很多同事都羨慕得不得了。但是后來,海倫遇到了一件事情,差點打垮她的信心。原來是一次跟外商的談判中,在談判開始前幾分鐘,他們才發現自己遺漏了一份很重要的文件,結果對方認為他們的態度不夠專業,所以談判不歡而散,公司也因此損失一筆200萬元的訂單。事后公司副總問及此事的責任,Sam竟然全部推到海倫身上,說是她的粗心才遺漏了文件。海倫委屈極了:頭一天,明明是Sam說他要最后看一下關鍵文件,他怎么能推卸責任呢?
這是海倫第一次挨訓,回家后,她難過了好久,她想不通Sam怎么能冤枉她?明明是Sam的責任啊,為什么會怪到她頭上?在海倫的眼里,Sam就是自己的指路明燈,她沒有想到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平常和藹友好、從不吝惜自己的贊揚的Sam會這樣不講理。Sam高大的形象在海倫的心中開始瓦解。海倫很失望,很灰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工作熱情又要開始動搖。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本來就不適合在這家公司工作?
不過海倫終究沒有辭職,因為不久之后,公司人事變動,Sam又調到別的分公司去了,再新來的上司,既不像胡悅那樣老打擊她,也不像Sam一樣老表揚她,新上司是個理性的人,一切以事實為根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也沒太多可說的。海倫慢慢也習慣了,漸漸把注意力從別人的態度轉移到工作上,這才發現,原先以為做得無懈可擊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海倫也慢慢體會到,其實Sam并不見得認為她如何優秀,只是他的習慣是給別人很多贊美。不過時間長了海倫也就原諒Sam了,也許Sam當時并沒有考慮那么多。無論如何,海倫都很感激Sam,因為他的贊美,讓海倫從自卑變到自信,積極面對工作,發掘自己的潛能。
現在的海倫終于明白,其實每個上都有可能既遇到胡悅,也遇到Sam,關鍵是樹立一個獨立完整的“自我”,才不會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所左右。當然,最好的情況,是自己給自己創造皮格馬利翁效應:灰心喪氣的時候,給自己鼓勁,春風得意的時候,提醒自己不要忘形。海倫相信,有一天,皮格馬利翁效應會讓她美夢成真。
職場貼士:絲毫無益于前途的個人憎惡。舉例來說,你提到如果你不幸天生一頭紅發,你絕對會把它染成另外一種顏色,而你也許會發現公司總裁碰巧就生了一頭火焰般的紅發。當然,守時就是很安全的話題,譬如說你這人十分準時,對老愛遲到的人感到很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