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號召似乎更適合失戀的女人,對我們男人來說,哭泣是弱者的姿態,是無能的表現。呻吟?怎么可能?如果不是病入膏肓,那這個人一定智商低于70。”
在你對以上的號召嗤之以鼻,甚至準備“刷”地跳過這一頁的時候,我們要提醒你: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哭泣和呻吟——這兩件“很不男人”的事,恰恰是壓力大、愛崩潰的現代人調節心理平衡的自然“安全閥”。為了捍衛你的身心健康,你不但不該為了所謂“男人形象”強充硬漢,還應該主動“示弱”——想哭就哭,想呻吟就呻吟!
那些被社會教成不哭的人,該重新學習哭泣的能力。
“哭泣有益健康”,第一位提出這種理論的,是美國生物化學家佛瑞。他的實驗報告顯示:人因悲傷而流出的眼淚和被洋蔥刺激出的眼淚化學成分不同,情緒化的眼淚中含有很多人體在壓力下釋放出的物質,比如,止痛劑、內啡素、各種荷爾蒙(其中之一就是腎上腺素)等。
他的結論是,情緒低潮會使身體產生毒素,而哭泣可以將它們排出體外。
心理學家也從他們的角度支持佛瑞的論斷。紐約心理學家弗雷契教授說:哭泣能消除緊張,不管任何問題,積累出來的感覺,都會引起哭泣。”他說,壓力導致心理失衡,哭泣使你恢復平衡,使神經系統的緊張消除。
可悲的是,受沮喪困擾的人常哭不出來。當你對情緒反應不當時就會沮喪,沮喪是過分壓抑負面情緒導致的一種具有傷害性的心理反應。
心理學專家提醒:那些被社會教會不哭的人,該重新學習哭泣的能力!男人和女人一樣需要這種抒發!
開始學習哭泣的技巧:
在你遭遇悲傷,感到憤懣的時候,運用以下技巧,嘗試讓眼淚流下來,痛快哭上一會吧!
確定不會有電話或來訪的客人干擾你時,舒服地坐下,把你的手放在胸前鎖骨的上方,呼吸只到手放的地方,不需要更深,出聲地急促地呼吸,傾聽喘氣聲中的感覺,發出像嬰兒一樣的哭泣聲,仔細聽,感覺其間的悲傷,允許自己低泣,回想傷心的往事,允許自己自然流露情緒,你就不會覺得發泄是很困難的事。當你胸悶眼花、太陽穴隱隱作痛的時候,建議你做這個練習,因為那是你壓抑哭泣的信息,你積累了太多壓力,才會眼花頭疼。給自己幾分鐘,允許自己“自憐”一會,你就會感到解脫和放松。
從某些身心壓力中獲得解脫,方法很簡單,只要躺下來,盡力呻吟10分鐘以上。
心理學家認為,自遠古以來,人們就本能地以呻吟舒解情緒和肉體的痛苦。例如,病人在手術后會自動開始呻吟,緩解疼痛帶來的身心壓力。
美國心理學家塞弗瑞博士甚至在他的“戰勝壓力”系列課程中專門教授“呻吟”。他說:“雖然從‘文化’角度上我們不鼓勵在別人面前呻吟的做法,但呻吟無疑是保衛健康的方法。”
以下是他的“呻吟課”現場:“我要他們躺在地板上,全身放松,開始呻吟,他們尷尬地笑了。我鼓勵大家,并親自示范,大家知道怎么做了,但仍然不好意思,當然,這和緊張也有關系。我讓他們自由抒發笑聲和緊張,幾分鐘后,每個人都開始伴著背景音樂,呻吟起來。”
15分鐘后,博士要求大家談自己的感覺,以下是其中一部分答案:“這星期我第一次覺得這么放松。”“不緊張了!”“頭不疼了!”“我覺得內心安定下來。”“也許真的可以自己想辦法控制壓力和緊張。”
塞弗瑞博士提醒大家,這種短暫的放松,全拜呻吟所賜。“我想要他們知道,從某些身心壓力中獲得解脫,方法很簡單,只要躺下來,盡力呻吟10分鐘以上。如果不能夠躺下,站著或者坐著,效果一樣!”
呻吟使你身體放松,人在沉重的壓力下最主要的欲望就是想放松,呻吟使你全身溫和且有韻律地動,同時供應充足的氧氣到全身,幫助你放松下來。在心理上,當你有意識地呻吟時,你的注意力有了集中的焦點,有意識地暗示自己將毀滅性的情緒吐出。
美國某學院有一項“優良傳統”:考試的那一周,學生們按固定時間聚集到社區中心附近,一起哼叫,借此宣泄考試期間強大的壓力,一起哼,呻吟,大吼,踢踏,發泄焦慮和恐懼的心情。
搖上車窗,呻吟一會: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呻吟一會,舒緩壓力的效果會更好。有個公司中層管理人員,一天工作下來,常遭遇挫折,回家后,將老婆、小孩和寵物當作發泄對象。塞弗瑞博士建議他“下班途中呻吟”——“將車窗搖上,沒有人聽得見,將一整天感受的壓力呻吟出來。”幾天后,他發現進入家中車庫時心情輕松,不再拿家人當出氣筒,因此,他將下班途中的呻吟當成了每日必做的功課。
對于在工作和人際關系中常有“不得不”之感的人,呻吟是有效的舒解壓力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甚至每小時都會有壓力、沖突和挫折,呻吟不能幫助你消除壓力的來源(除非換工作),但呻吟能使壓力在形成的過程中隨時被消解。
呻吟時注意一點,選擇不會打擾別人的地方進行。如果不能避免被別人聽見,你得先告訴他們,一會他們聽到的呻吟聲,并不是求助信號!
職場貼士:巧妙應付公司各類人:1>應付口蜜腹劍的人:微笑著打哈哈 2>應付吹牛拍馬的人:不要與他為敵 3>應付尖酸刻薄的人:保持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