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一幫在職場打拼的哥們在一起閑聊時,好友阿文向我透露了一條內部信息,說他們公司正在招聘銷售經理。阿文見我心有所動,接著開玩笑地說,“我們老板早就聽說你的能耐了,一直想把你挖過來,但又怕你不肯‘屈就’。怎么樣,老兄,過來吧,我們一起干,待遇絕對是你原來的幾倍。”
眼下,阿文的公司房地產銷售非?;鸨?,風頭尤甚。除了他們老板開出的優厚待遇外,還有一個人見人羨的職位等著我?!叭伺不睢渑菜馈边@句老話在我耳邊縈繞。于是,一時沖動,我沒有作更深的考慮,將一紙辭職申請交到了老板的手里。
“真的要走?我還指望你在這個時候能幫我一把呢!我也不強留你,預祝你成功!鑒于你幾年來對公司所做的貢獻和你的實力,我可以保證,你想回來,我這里還為你保留一個合適的職位。”那天,老板大度地握著我的手,言詞誠懇地對我說。
我有些感動,也有些內疚。真正到了阿文的公司后,雖然我仍當銷售主管,但隱約中我感到下屬們似乎在暗地里排斥我,雖然有阿文做我的“堅強后盾”,但我仍感到“身單力薄”。我做的銷售計劃,得到了新老板的首肯,但下屬們說我一個人想出風頭,還說我的計劃漏洞百出、不合時宜,更有甚者,阿文告訴我,有人竟在背后議論我,說我是個見異思遷的人,為什么老板要把這樣一個盛氣凌人、不能入鄉隨俗的家伙弄來當什么主管!
由于不能服眾,政令不暢,銷售部被搞得一團糟,新老板開始對我不滿了,他給了一個月的期限,如果這種局面不能徹底改觀,他只好另請高明。我心里清楚,別說一個月,就是半年,我也無力改變下屬對我的偏見,我反思了自己的移情別戀,從頭到尾壓根就是錯的。選擇“悄然引退”是我當時最明智的選擇。
現在,我又重新應聘,到一家規模不大的房地產公司當了一名銷售員,從頭做起。一場跳槽一場空。在冥冥的苦斗中,我注意到,我原來一直效力的那家公司,通過聯營,找到了一家資本更強的公司,經過資源的重新整合,東山再起,現在成了本市房地產業的領頭羊,我還聽說,幾個堅守下來的銷售部的下屬現在已經擔任了部門經理。假如當時不是目光短淺,經不起誘惑,或許我已經成就了大業,但現在說這些都為時已晚,這跳槽帶來的傷痛一直在我心頭難以撫平……
職場貼士:不要嚼舌根:兩人出差時,閑談中議論其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善于肯定別人要比喜歡挑刺更能贏得上司的好感。尤其是在背后相互議論的時候,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更能體現你的寬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