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芝麻加上糖
香港是一個商業十分發達的社會,許多人都想賺大錢。但是,能夠實現這種富豪夢的,畢竟只是極少數的一部分人,而丁老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順利從美國一所著名的工商大學畢業,即將接手他所開創的這聞公司。
丁老帶著兒子離開公司豪華的辦公樓,來到一條破舊的街道,指著街道旁的一間狹小店鋪說道:“你想知道我這幾十年來做生意的秘訣嗎?這是我開辦的第一間商店,從這里漸漸發展成今天這家大企業。”
“你知道一斤芝麻賣多少錢?”丁老問道。兒子笑著答道:“在香港誰都知道,一斤芝麻賣7塊錢啊。”“那一斤黃糖呢?”“嗯,最多也只賣到3塊錢。”“那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值多少錢呢?”“這還不簡單,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正好等于10塊錢。”
但丁老頭搖搖頭說道:“不對,如果你做芝麻糖來賣,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就可以賣出20塊錢。其實做生意的秘訣就在于此,你只要將不同的東西,按照人們的需要組合起來,就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自在一點、勇敢一點
臺灣著名作家吳淡如在《自在一點、勇敢一點》一文中,寫出了她學舞的可貴經驗。
她學的是佛朗明歌舞,這種舞最注重腳法,練了半天之后,好不容易記熟動作,但跳起來時,卻只有一個“拙”字可以形容。她緊張兮兮地盯著自己的腳,生怕一步踏錯。
她的朋友是職業舞蹈員,忍不住提醒她:“像你這樣一直看著自己的腳,全然沒有辦法放松肢體,根本就享受不到跳舞的快樂。最糟的是:一個人如果跳舞時一直看著自己的腳,觀眾也會跟著注視你的腳,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反之,如果你臉帶微笑,大家便會看你的臉。”吳淡如得了啟示,接著下來,便把注意力從腳部移開,隨著音樂節拍,抬頭挺胸微笑,整體效果果然大有改進。
人人都有缺點,如果對自己缺點太過在意,太想遮掩,反而會以瑕掩瑜;相反的,承認它,面對它,慢慢地就不在乎了;而一旦你能以淡然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缺點,學習反而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俗亦可耐
林語堂在臺北一所學校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在他演講之前,有好多人都作了較長時間的演講,輪到他上臺時,已經十一點半,因此,他站起來說:“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先是一愣,隨后哄堂大笑。將紳士演講與女人裙子相比,俗不俗?俗。但是就是因為他“俗”,能讓人心領神會。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他的“俗”是出了名的,小布什競選總統時,請他出謀劃策,這么嚴肅的事情,他很“俗”地建議布什:“要看懂選民的臉色,知道自己是什么貨色,然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看來,交際過程中的“俗”,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俗”,所以易懂。因為“俗”,所以容易傳播。也是這個“鮑大人”,在他還是家具推銷員時,他就貢獻過這樣“俗”的一個廣告語——“你愿意跟我睡嗎?”這是床墊的廣告,至今仍有人拿這個廣告語和他打趣!
林語堂和鮑威爾的話,使人感覺像一杯水那么透明。
職場貼士:工作不要攀比,好工作不是看一個月賺多少,看的是前途。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永遠是句真理,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有的人在學校很優秀,是個風云人物,但工作之后卻天壤之別,問題就在于第一份工作的選擇,選擇第一份工作就是選擇了這個行業,如果你在想跳槽的話,你可以換工作,但是你很難換行業。舉個例子:同學A,學習優秀,工作好找的一塌糊涂,是第一批找到工作的,國企,工作穩定,屁事沒有,不錯,挺強大。同學B,學習可以,找工作坎坷的一塌糊涂,畢業之后才找到工作,最后找了個汽車行業小企業。兩年之后,同學A,工作穩定,工資還是那么多,想跳槽,啥也不會,行業也不景氣。同學B,趕上汽車行業大好,同時也歷練了一下,換為一世界500強的汽車行業,工資翻了4,5番。所以找工作一定要慎重慎重(舉例而已,請勿觸景生情,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