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現在讀MBA的學員越來越年輕化了,通過讀MBA也希望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領域。職場的競爭尤其MBA的職場競爭特別激烈,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近幾年中國MBA的發展速度,要遠遠高于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MBA增長速度為30%,而中國經濟為9%)。如果再算上外國MBA品牌的進入,現在上海的MBA供應量已經非常充分。MBA的光環效應也在逐步消失。MBA教育初始,數量少,生源也基本是社會精英。品牌效應風光不再,數量的激增導致質量的提高不顯著;社會對MBA的認識也越來越理性化。現在企業招聘,不是僅僅看學歷高或者是MBA就趨之若騖,更注重能力。即注重人才的內在價值,而不是人才的外在光環。畢竟,學歷貶值也是全球性的現象。
現在的職場是“無邊界職場”,就業機會來自就業能力。就業能力應該包括自我銷售等,指在應聘時,首先吃透其歷史、文化、價值、產品、市場定位和本次招聘意圖。與能力同等重要的是融入團隊的能力,要學會和關鍵人員交流,并且讓他們能夠接受你的理念。剛到企業里,當取得一些小小成果時,不要沾沾自喜,這就要看你的韜光養晦了。在企業中發展,有時政治技巧遠遠超出你的能力。
獵頭在接受客戶委托的時候,首先要明確這個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這一評判沒有絕對價值,但有相對價值。評判標準主要有工作評價和企業文化有關。借用萬科老總的話:“在一群沒有學歷的人中間,先要挑有學歷的人,在一群有學歷的人中間首先挑能做事的,在能做事的人中間挑心態好的人”。
對于MBA來說,定位不要很高,選擇時,要選擇適合你的,由配角轉為主角,一段時間內,默默無聞,你的付出會有回報。
職場貼士:工作不該只是“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權宜之計,而是發揮、體驗自己內在價值的最佳場域。在選擇進入職場時,應該抱持謹慎、并將此份工作視為終生職志的態度來看待,才能樂在其中、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