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眾人拓展訓練有限公司高級培訓師,曾進行GELDP課程、IBMHPLP課程、ERICSSON、ABB、西門子、施耐德電氣、百威、樂百氏、英格索蘭、中央電視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網通、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培訓。
體驗式培訓著眼于能力
作為培訓行業的一支流派,體驗式培訓就是在培訓形式上注入了“體驗”元素,從而使培訓目標更容易實現,效果更持久,過程更愉悅。所有的培訓內容無外乎改變學習者三個方面的狀態:知識、技能、態度。相對應的,企業組織培訓希望解決的問題就是:具備做事的能力、知道怎么把事做好、愿意把事做好。體驗式培訓使學習者通過精心設計的游戲、場景和案例在學中做、做中學,是一種更加關注結果的培訓方式。
舉個例子,“換位思考”、“信息對稱”……對于大多數人都不陌生,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溝通問題,但很少有人認為自己在溝通方面需要提升。在我們的溝通類課程中有很多考驗學習者溝通態度和能力的游戲,這些游戲使學習者能夠自然體現自己的溝通習慣,學習者的行為會導致或好或壞的游戲結果,就是通過“體驗”這面鏡子,學習者有機會明確自己早溝通方面的現狀。
體驗式培訓更適合積極者
我認為體驗式培訓行業更適合這樣的人群:熱愛生活,積極的人生態度,有豐富的閱歷,善于并樂于了解學習者。學歷專業僅僅代表一個人可能具備的知識。與之相比,我認為從事這一行業更應看重的是技能和態度,尤以態度為首。
我心目中優秀的培訓師應該是這樣的:好問題比講述多;用簡單的例子講述復雜的道理;學習者能夠自主學習而不是“崇拜”講師;講授方式和內容因人而異。
我曾經為浙江一家民營企業的中高層管理團隊做培訓,管理團隊由老板親朋、空降兵和八路軍構成,融合了家族、外企和民企多種文化。培訓一開始,我就發現在這個團隊其樂融融的表面下,涌動著一股不和諧的暗流。于是我采取放大問題的做法,隨著活動的繼續,終于矛盾爆發了,為項目而設立的隊長甩手不干了,團隊成員相互指責,我小心翼翼地帶著大家思考團隊不和諧帶來的結果和深層次的原因,繼而尋找解決方案。終于,團隊成員可以坦誠相見,借機會將工作中的誤會澄清,對以后的工作達成共識。
這是一個度己度人的工作,你得到的會比你付出的多。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么,重要的是別人聽到了什么。
職場貼士: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