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域來看,以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為代表的東部城市的快樂指數遠遠低于以成都、重慶、西安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看來經濟收入并不能決定幸福指數。
《求求你,表揚我》
在《求求你,表揚我》中,范偉那份對表揚的渴求與執著讓人感動。在對于快樂因子的調查中,“工作是否能體現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高居榜首,“是否有發展的機會”緊隨其后,“公司氣氛是否友好有人情味”則奪下探花之位。
在“公司哪些政策讓你最滿意”的問題中,“及時全面的培訓發展制度”和“公平合理的激勵政策”分別以24.27%和24.09%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同樣證明了員工對于成長機會與成就認可的看重。
《大話西游》
“齊天大圣”的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了。在關于“在你的團隊里你認為自己的角色更接近于什么”的調查中,“孫悟空——有能力又盡力的業務骨干”、“豬八戒——有一定能力,但沒有盡全力”、“沙僧——能力一般,但勤勤懇懇、盡職盡責”三個選項,分別有37.82%、31.82%和30.36%網友選擇。選擇“八戒”、“沙僧”的比例上升,表明了企業對于“團隊精神”的日趨看重。
《圍城》
工作恐怕也是圍城。在關于“你認為自己目前的這份工作怎么樣”的調查中,表示“不是我理想的工作,但我能夠做好”的占了43.36%。可見,隨著時間的流逝,對工作的新鮮感逐漸流失,但真正放棄再換個新的還真有點兒割舍不下,于是也就用“至少這是我熟悉的”來安慰自己了。認為“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希望換一個崗位”的選擇者也占了25.82%,看來真正要沖破圍城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老友記》
我們絕對不能忽視朋友、家人、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影響。在關于“在您的印象中,哪些人對您的職業發展提供過有效的幫助”的調查中,31.18%的人選擇了朋友,24.45%的人選擇了家人,22.82%的人選擇了上級,16.27%的人選擇了同事,只有5.27%的人選擇了人力資源部門。可見,朋友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的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陽光燦爛的日子》
盡管很多人仍然生活在“非快樂工作”狀態的陰影下,但陽光正逐步戰勝烏云向他們走來。在關于對公司未來的信心調查中,有29.73%的人選擇了很有信心,有40.45%的人選擇了有一點信心,兩項相加對于公司有信心的占了70%強,遠遠高于選擇“沒希望,活著就不錯了”的16.91%和選擇“不清楚”的12.91%。
《勇敢的心》
梅爾·吉卜森在《勇敢的心》最后喊出的“FREEDOM”震撼人心,現代職場人對于“鐵飯碗”也日漸不屑。在關于“如果您的合同快到期了,公司需要和您續簽勞動合同,您希望是多久”的調查中,選擇1年的占56.55%,選擇2年的占24.82%,選擇5年的只占9.27%,而選擇5年以上和終身的只占4.91%和4.45%。可見,在這個人才高度流動的時代里,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未來統統交給別人。
《誰說我不在乎》
現代人的所謂“瀟灑”,是一種脫離了感性與沖動的 “理性瀟灑”。在“以下兩種單位你更愿意選擇哪一個”的調查中,有58.73%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但前途沒保障”;有41.27%的被調查者選擇“干的事情不是很喜歡但可保障生活安逸”。可見,絕大多數的被調查者都是以個人感受的幸福感與快樂感作為奮斗目標,對于幸福與快樂的追求,將成為人們工作的新動力。
職場貼士:很多職場上的人都有這樣的毛病,老覺得自己應該拿更多的錢,卻很少想自己到底值不值那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