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80后眼里的80后
——并非迷失的一代
再次看了這樣的事情,“非80后對話80后”。
每當把這兩個群體的界限劃分開來,便似乎總要產生對立的情緒、對立的矛盾,看似不可調和。因為這兩代人,不論是從人生觀點看、還是生活方式看,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陳舊迂腐對立輕佻浮躁;俗不可耐對立不倫不類等等。如此思想觀念上的沖突,早已見于家庭父母子女之間,不再新鮮。
身為80后的公司管理者,我既有80后的共性特質,同時也擔負著管理者的責任,尤其是面對管理80后的員工。所以,我不得不說。“80”只是一個轉折點、分水嶺。80后,只是成長的環境不同于80前而已。卻不是不融于社會、不融于企業文化的另類群體。
《春天的故事》歌詞里,有一段是這樣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80后的這一代人,正是趕在了中國發展最為迅猛的時候出生。80后的一代,經歷了在這個時代下中國的巨大變遷與深刻改革。可以說,也正是中國的發展,才把80后這一代人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若有時間對于80后的缺點橫加指責,不如認真些去分析80后會如此的原因。
信手拈來一例,現代網絡的鋪天蓋地,多元化的信息就已經讓80后的這一代人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人生觀念的變化極為迅速,思維方式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受其影響,80后這一代人自然不能準確定位,可他們卻并未放棄,也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地尋求自我,只是很難找到。80后需要的,正是過來人的指引領路。
公司的管理者在面對80后時,想要硬性改造,以期改變,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80后會在受到批評的那一點,放大逆反心理作用,抵觸情緒可以明顯感受的到。作為管理者,自然不能達到想要的目的。
誠然,我們不可能因此而一再遷就80后,但作為管理者,能做到的還有很多。硬性改造不可能達到目的的話,可以采取彈性的管理。
80后這一代絕不是最難以管理的群體。80后多為獨生子女,習慣于自我生活與追求個性,但與此同時,80后卻脫離不了人類的共性,80后也需要朋友,需要他人的關懷與理解,需要實現自己的價值。
只要管理者可以放下身架,少談工作,多談心;少做領導,多為兄長,80后的一代是極容易接受和認可這樣的管理者。這樣再去開展工作,再去做管理,既是面對的全部都是80后的員工,你帶領的,仍然可以是一只優秀的團隊。
《春天的故事》歌詞里,還有一段是這樣的“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各位企業的管理者,如果我們現在還在為如何管理80后的員工而困擾的時候,請向后再看一看,90后這一代的問題已初露端倪了,或許,那將會是更加特立獨行的一代人。
職場貼士:檢查是否有眼疲勞。方法是將手放在前額呈敬禮狀。如果這時候你的眼睛感到放松,那么你的辦公空間就太明亮了。
下一篇:從《潛伏》解析職場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員工為泄私憤刪除公司數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