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在做兼職,不再“忠誠”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我也是。就是為了多掙點錢,我也是。
而且,有了第一個兼職,就想有第二個,好像在這個兼職大潮中,自己的精力也被刺激得更加旺盛,甚至覺得如果有空閑時間不再找個掙錢機會,就是一種罪過。這些想法自然而然地出現,我也自自然然地接受。
周圍的人也是這樣,它幾乎成為一種文化,并不體現在社會表層而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文化。
曾經以為自己會一直受用于這種“文化”,曾經以為自己會一直心安理得,不會自責,但有一次,為了給外面一個公司做事,我裝病請了病假,在做的過程中突然接到領導的問候電話,讓我注意多休息,那個問候不是禮節性的,是發自內心的,一問他們正干什么,原來正在加班,可能要干到晚上11點多。
在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內心有什么地方被觸動了,我第一次認真地想:我是一個不忠的人嗎?我是嗎?我突然發現忠誠這個詞是個很真實的東西,因為這一刻內疚的情緒如此真實。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糾纏在這種背叛的情緒里,揮之不去。這也是我始料不及的,因為我曾經認為,像我這種做兼職的、“心理素質很好”的人,是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的。也許有人說我多愁善感,但多出來的這些“愁”真的多余嗎?我倒是覺得它來自天性,來自從小就認同的某些東西,我們一直沒有觸動它,是因為沒有機會觸動它,現在,它以自責的方式出現了。
我寧肯多了這個愁,因為如果真的永遠心安理得,永遠覺得自己的領導有點傻,那肯定是更重要的地方出了問題。
之后的日子里,不經意的,以往覺得很正常的心態,我開始覺得有點不對了,比如:希望少上班,這樣就可以在兼職事情上有更多時間;希望不去開那些其實有必要的會議;希望我占用上班時間做兼職的事情時不要有人打擾;對本職工作覺得做得差不多就行,不必精益求精,否則,兩個都做得那么好,太費腦子。
慢慢的,我發現不僅僅是“不對勁了”,而是我在喪失一些很重要的東西。對本職工作,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配獲得夸獎與獎勵的人,而我確實也得不到,同時看著別人的成績我也沒有被刺激的感覺,也沒有想得到的動力,這些最終都導致:我在這里沒有——成就感。
在另一個兼職的工作里,我更沒有成就感。因為它的前提就是“兼”,身份上還不如你的本職工作,就好比并非明媒正娶的媳婦,你骨子里不重視它,又怎么可能收獲成就感呢?
最可怕的是,我也沒有獲得這些成就感的沖動。
于是,在每天主要時間里,我與成就感無關(只是為了多掙點錢),這種日子的最后積累也就是無成就感人生的出現,成就感,對一個人多么重要啊,它讓你在回想時會覺得有什么沉甸甸的,但是,我相信,我現在這個樣子,沒有什么是沉甸甸的。在我付出的大多數時間里(畢竟工作還是占了人生大多數時間),我的人生是輕飄的,無論錢有多沉,人生都是輕飄的。
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損失?
我終于在為對工作忠誠的喪失付出代價。
工作越來越多,生命的厚度與價值感卻越來越少,這是怎樣一個悖論啊。
我不知道以后會怎樣,我偶爾覺得這種對職業的不忠誠更像是經濟發展初級階段的特有現象,而我真的有一種烏托邦的想像:某一天,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始終向上發展的前途,一個很好的同事,一個好的領導,讓我相對富足的收入,一切都夠了,我就那么天天去上班,想著某一天我要在這里到達某一高度,每一天,都是向那個高度進軍,同時,為公司的每一步發展高興著,我就覺得自己在同時創造兩個天下,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公司,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我的,真真實實踏踏實實是我的……
那種感覺是什么樣?
職場貼士:面對別人的輕視和怠慢,不要回避或者退縮,主動表示友好才是有益的,在退避三舍和鋒芒之間有一塊中間地帶,不忍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