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六成職員表示職場里“站隊”很常見 近七成職員希望能夠避開找“隊伍”
本報訊 (記者鐘達文 通訊員王茜)“站隊”向來是“辦公室政治”中的重要一環。到底有多重要呢?根據智通人才網日前對200名職場中人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參調者承認“站隊”很常見,但希望避開“職場隊型”的職場人士也將近七成,可見“站隊”這檔事兒,對職場中人來說是多么的“糾結”。
近兩成人剛入職就開始找“隊伍”
據介紹,本次參加調查的共計200名職場中人中,62.5%的參調者表示自己身處的辦公室或公司中“站隊”現象很常見;25%的參調者表示,周邊人際關系比較好,同事間相處很融洽;12.5%的參調者表示不清楚。
“站隊”現象雖然很常見,但大部分職場人士對之卻多少有些敬而遠之。調查顯示,68.18%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愿意在職場中站隊”,更有62.5%的人明確表示“不站隊”。64.95%認為同事、上司之間就應該和平相處,融洽協作,除非是“非站不可”。
進入職場多久才開始“站隊”?19.32%的參調者表示初入職場1年就開始找隊型站;12.5%的參調者表示2~3年是觀察期,然后摸好隊型再“站隊”;5.68%的參調者表示要打拼三五年,看到有晉升的“苗頭”再站。
允許一定程度的“站隊”現象存在
吉川機械人力資源總監王建中表示,職場站隊很常見,“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管理團隊的負責人或團隊的主要成員的交替更換,必然帶來的是‘血液’的流動和更新。”王建中說,“辦公室大環境下的小圈子、小團體行為在其副作用未發酵的前提下,甚至會顯得更加有效。”
一知名軟件開發商的產品經理高先生也有同感:“職場站隊,很常見,難避免。站好隊不見得有什么好處,站錯了那肯定沒什么好下場”。
高先生表示:“職員有多位直屬領導的現象不多見,通常也不會讓員工選擇‘站隊’,但在項目執行或產品研發過程中,多位領導權屬平等的情況比較多見,偶爾會使下屬主動站到隊伍中來,只要不影響項目全局的發展,這種‘站隊’還是允許存在。”
建議:
可以等“隊伍”來吸納自己
智通人才職業顧問蔡小梅認為,職場站隊向來被理解為職場“潛規則”,職員們承認其存在,但盡量避免站隊,畢竟同事之間還是希望和睦共處、融洽協作的,所以不一定要選擇“站隊”才能在職場生存。
如果一定要選擇“站隊”,該如何應對?王建中表示:“一般不建議初入職場的新人盲目‘站隊’,而是等其對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有所了解后,或如果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幫助,可以選擇性或無意性的去‘站隊’,但一定要保持一個度的衡量”。
蔡小梅則認為,“站隊”可以理解為一種職場生存手段,在沒有強迫性必要時,一般不主張輕易采用。如果被迫無奈一定要選擇,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以及上司的風格匹配度,順其自然讓隊伍吸納自己更好。
聽聽“過來人”的“經驗”
1.站隊就好比進股市,最重要的目標是保本,不發生損失,然后是取得收益。所以,在站隊前,要先想到最壞的可能,即站隊失敗后,怎么才能保住現在的位置。
2.看清自己的利益在哪,而不是隨大流。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自然職場利益不同,隨大流的選擇未必對自己最有利。
3.審時度勢。給博弈的雙方或多方打打分,看看誰的勝算更大,站隊自然要跟勝算大的人。
4.跟著與自己價值觀一致,風格匹配的上司。只有跟自己有同樣的追求,并且做事風格匹配,能給予支持的上司,才能對自己在職場的長遠發展最有利。
5.如沒必要,最好“避而遠之”,安心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提升個人競爭力,比起一心鉆營站隊之術才是王道。職場貼士:不要害怕在必要的時候做的領導者,因為那并不是壞事。比如一個好員工退休了,組織一個告別派對;有同事被提升,開個祝賀會。自告奮勇,別人馬上會喜歡上你。
下一篇:白領如何擺脫“懼上”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研究:十種心理征兆表明是時候辭職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