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在飯局上,忽然發現離婚的老友比例漸高,好幾個家伙都快“事不過三”了。眼見一哥們兒又要辦事了,哥兒幾個忙問:“你真能折騰的,對方是誰啊?”那小子不愿正面回答:“是女人。”幾位更不干了:“廢話,當然是女人,哪里有和男人結婚的?”不料,這下給了對方話茬:“當然有,我妹妹就是和男人結婚的。”
接話茬有點像脫口秀,是由潛質和經歷逐漸鍛煉而成的一種本事。其要旨是王顧左右而言他,看清楚要害問題而后給出機智的回答。
人力資源圈子里有這么一個經典故事,主管向應聘者發問:“我們想測驗一下您,請問二加二等于幾?”大多數人都回答四或繞圈子,只有一個應聘者被錄取了,其回答很干脆:“老板說等于幾,就等于幾。”
念研究生那會兒,我們在食堂談起“亡羊補牢,猶未晚也”的故事,哲學系一家伙卻有不同的見解。記得在爭論中,他講了一個西方的寓言:某只羊從圍欄的破洞跑出去之后,被狼給盯上了。牧羊人及時出現,并救了羊。但他始終沒有修補那個破洞,之后再沒有羊跑出去過。同學總結說:“來自心理的威脅陰影。要強于所有的防護措施。”
我聽完反駁說,漏洞還是要補,即使羊不敢出去,但誰也不敢保證狼半夜不鉆進來。只有在狼不會來的情況下,牧羊人的不補而補才是高明的心理戰術。比如王朔說過一個段子。說一個小痞子滿街嚷嚷“誰敢惹我”,結果真有更厲害的站到他面前,痞子卻面不改色地叫了一聲大哥,然后對別人繼續喊道:“誰他媽的敢惹我倆。”
這些事表面看挺需要急智,實際上反映了當事人的心境和性格。古時有這么一個故事,一位教書先生出了一句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三個弟子都給出答案,分別為:雨打沙灘萬點坑、雪濕羊毛一片氈、日照龍鱗萬點金。后來,他們果然演繹不同的人生:老大康樂守常、老二郁郁早逝、老三登堂拜相。
記得小時候,城里東西南北關經常互打群架。有一次對方人多勢眾,問我們誰是領頭的,不想最瘦最小的二孩出人意料地站出來,拍著胸脯裝起老大,結果被打得極為凄慘。伙伴們看到他的樣子,正不知如何安慰,二孩卻哈哈地笑起來。指著我們原來的孩子王說道:“那幫傻瓜被我騙了吧?我不是老大。哈哈哈……”
下一篇:幾個笑話毀了一個公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人在職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