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開了支付寶(微博),生活真潦倒”,“一入淘寶深似海,從此存款是路人”……近來,網絡上掀起一股曬網購賬單的熱潮,其中一年網購消費逾萬元的職場人不在少數。記者采訪發現,佛山一些職場人不僅是網購“狂熱分子”,部分人甚至有“網購癮”,上班時間頻收快件,工資入不敷出。心理專家認為,“網購癮”或是職場人精神壓力大的折射,長此以往,既造成經濟負擔,更可能影響工作,建議職場人及時調整心態,緩解工作壓力。
現象
“網購癮”橫掃職場
在中國陶瓷城附近一家企業擔任企宣的小張,月收入3500元。“自從10月天氣轉冷,我就開始網購衣服、鞋子、帽子、面膜、枕頭等,用信用卡充值、付款,天天上班都想著快遞什么時候到,有時候一天能收到5個包裹。”小張透露,她每天都要登錄網購賬號查看購買記錄,再瀏覽其他商品,看到滿意的又會購買,經常是一些訂單還沒收到貨,又下了新訂單。上個月她就花了3300多元,另加上伙食費、房租和其他生活花費,月支出遠遠超出月收入,使她不得不動用以前的存款。
“聽朋友、同事說起網購了哪些很抵的東西,或者他們給我發寶貝鏈接,我會跟著買。只要看到喜歡的,就忍不住要買,還常常以犒勞自己工作辛苦來自我安慰。”小張自認已患上“網購癮”,一天不上購物網站就不舒服。無獨有偶,在樂從做文員的小敏近來同樣頻繁網購,月收入僅2000元的她卻一個月內網購了2000多元的東西。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職場人有網購的習慣,多數人每個月花費100至500元,少部分人表示曾花掉半個月或整個月的工資,確實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經濟影響。另外,有職場人表示,頻繁網購容易分散注意力,也對其工作積極性產生了負面影響。
分析
或折射工作壓力大
“網購成癮,就像人們對抽煙、喝酒上癮一樣,人們對網購產生了依賴性,其本質跟網癮、游戲癮一樣,是長時間習慣性行為而形成的一種狀態。”佛山市心理輔導協會理事羅月嬌表示,伴隨電子商務的發展,網購成癮的現象將越來越普遍,而白領一族便是高發人群。
據分析,白領一族因經常面對電腦辦公,網絡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其網購提供了載體;加上白領工作忙,假期少,網購又增加了一個可能性。“當心情壓抑、壓力集聚時,人們需要排解,而購物就成了一種解壓的方式,網購的方便快捷也就成全了部分職場人隨時隨地排解壓力的一種需要,慢慢就會成癮。”羅月嬌表示,就像有些人喜歡借酒消愁一樣,部分人,尤其是女性更喜歡通過購物排解壓力。因此,部分“網購癮”可能就是職場人工作壓力大的折射。
另外,職場人的性格、生活習慣、所在工作環境的氛圍也跟網購癮形成有關,“人們常常有從眾心理,同一個單位如果有很多人網購,也會影響職場人的個人行為。”
后果
易導致經濟負擔重
“網購屬于一種虛擬交易,人們購物時常常‘不知不覺’就花了錢,卻沒有去計算到底花了多少錢,加上商品的選擇多,常會讓人失去理性判斷,很容易透支消費。”上班族丁女士認為,“網購癮”其實就是不加節制的盲目消費,這對工資水平一般的上班族來說,肯定會形成經濟負擔,影響生活質量。
另有職場顧問認為,職場人的工作精力是有限的,頻繁網購容易分散注意力,甚至會影響工作效率,進而影響工作評價。
建議
分散注意力 經濟有規劃
那么,職場人應如何防范網購成癮?“一旦發現情緒不對、工作壓力大時,不要對著電腦,應該找其他的事情去做,如散步、聊天等,及時調整精神狀態,分散注意力,不能形成‘買東西犒勞、安慰自己’的想法。”羅月嬌表示,平時要遠離購物網站,真正有需要時再去有目標地選購。平時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多與朋友交流,多參加文娛活動,加強人際關系。
羅月嬌認為,要克服“網購癮”關鍵還是要有意志力。“凡事都有度,職場人更要鍛煉自我控制能力,不要放任某些行為成為習慣,甚至成為病態,包括工作拖拉、惰性等,只要有決心就一定能克服。”
“現在許多年輕人對工作和生活都沒有規劃,這也是職場‘月光族’形成的原因之一。”羅月嬌建議,上班族平時應該制定一定的工作計劃和經濟規劃,若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自然就無暇兼顧“購物欲望”了。
針對頻繁購物的職場人,羅月嬌還建議記流水賬。把網購回來的東西記下來,列成表,劃分哪些是必須買的,哪些是沒用的,計算自己浪費了多少錢,然后從經濟角度考慮,接下來是否還要浪費這些錢。
下一篇:盲目追求時尚理財不可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黃金投資兩大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