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一直以來,貸款風險都是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防范與控制的主要對象。
貸款風險具有6大特性:客觀性、不確定性、隱蔽性、可控性、雙面性和擴散性。了解這些特性對于研究信貸風險、預防貸款風險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那么,貸款風險的這6大特征究竟是指什么呢?
一、客觀性
首先信貸風險具有客觀性。這指的是貸款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換句話說,不管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體系有多完善,經營管理水平有多高,借款對象的信用等級有多高,只要金融機構開展貸款業務,就總是存在著不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無風險的信貸活動在現實的業務中根本不存在。
二、不確定性
貸款風險是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產物,這些不確定因素既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發生規模可能大也可能小,正是這些因素導致了貸款風險存在著不確定性。
貸款風險的不確定性包括三個方面:風險發生與否的不確定、發生時間的不確定以及導致結果的不確定。沒有人能準確預測貸款風險何時、何地以何種規模爆發。
三、隱蔽性
很多時候,貸款風險發生了,其損失可能并不會立刻表現出來,而是一直為其表象所掩蓋。
但是作為信貸經理,應該清楚地意識到這損失是客觀存在的,并時刻提高警惕,做好信貸調查工作,提前有效識別貸款風險,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其造成的損失。
四、可控性
貸款風險具有可控性,金融機構可以制定一定的制度,依照一定的方法對貸款風險進行事前預測、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
一方面,金融機構必須加強對貸款風險的管理,不斷完善自身的風險控制體系,提出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處理方法,確保在關鍵時刻能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另一方面,信貸經理也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運用可行的技術手段,及時對發生貸款風險的各種征兆進行預測和監控,有效地識別風險預警信號,減少貸款發放過程中的相關風險。
五、雙面性
金融機構本身就是經營資金的企業,而且以經營信貸資產為主,所以其風險和收益永遠是并存的。
雖然貸款風險會給金融機構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它也可以促使金融機構更加謹慎地對資金進行配置,激勵金融機構建立更加健全的風險補償機制及風險保障制度,從而取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因此,金融機構在研究風險時不能只看到風險,也要看到與之同在的收益。
六、擴散性
現代社會中,信貸業務涉及到各行各業,這就決定了貸款風險具有擴散性的特征。
貸款風險一旦爆發,不僅會造成金融機構自身資金的損失,影響到金融機構的生存和發展,還會引發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鏈式反映,嚴重的還會威脅到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甚至會引發金融危機。
作為信貸經理,只有充分了解了了貸款風險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加科學地分散和化解貸款風險,從而提高金融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有效減少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過程中形成的損失
下一篇:組合貸款是什么組合貸款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購買國外房地產在哪個國家進行房地產投資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