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盤點近年來最常見的金融理財騙局
1、傳銷騙局
傳銷一直都存在,只是現在的傳銷手段越來越高明,騙局規模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互助金融方面的傳銷騙局,日趨龐大。
以MMM金融互助平臺為例,推薦人被稱為經理,他可建立自己的多級網絡,如果經理邀請了10個人且這些人都進行了投資,那他就是“十組經理”,以此類推,有“百組經理”、“千組經理”,發展的下線越多獎金也就越多,這無疑就是傳銷模式。而像這樣的傳銷騙局現在還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
2、原始股騙局
近年來,在“無股權不富”的投資理念沖擊下,那些所謂的“上市公司”開始以即將上市的名義“融資”,讓很多做著“一夜暴富”美夢的投資者頻頻掉入陷阱。
以“優索環保”為例,該公司利用企業在上海某地方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身份,對外宣稱是‘上市公司’,并以發行原始股的名義及48%的高收益非法融資2億多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最后,投資者的錢基本都打了水漂。
3、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又被稱之為“拆東墻補西墻”。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并騙取更多的投資。近年來隨著中晉、快鹿、e租寶等事件發生,龐氏騙局為更多人所熟知。
以中晉為例,表面看起來相當正規,還在高檔寫字樓辦公,并號稱有10%-25%甚至40%的高收益,但背后卻是借新還舊,老板大肆斂財,揮金如土。
而其它涉“龐氏騙局”的很多企業也同樣如此。以一句話概括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而其它涉“龐氏騙局”的很多企業也同樣如此。以一句話概括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4、“紅包”騙局
微信“紅包”近幾年是風生水起,一到各種節假日準有“紅包”的影子,甚至轉個賬也用“紅包”。正因“紅包”的應用非常廣泛,有人開始利用“紅包”騙取錢財。
此前就有市民收到過“朋友”發來的獲600元化妝品代金券的微信紅包,等該市民想取的時候,對方卻要求他輸入個人信息(身份證、手機號等)并掃描二維碼,依次照做后,該市民卻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盜刷。經警方調查之后,才發現掃描的二維碼中有木馬病毒,而該朋友的微信之前就已被盜。
像此類利用“紅包”進行詐騙的案例不在少數,且花樣百出,“紅包”騙局也越來越多,防不勝防。
下一篇:如何投資二手房二手房投資價值如何估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助理財騙局有哪些如何辨別真正的互助理財平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