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現在中國的金融市場飛速發展,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越有錢越理財,越理財越有錢。不過,理財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畢竟虧損可是比賺錢容易多了。那么,怎樣買理財產品最安全呢?其中有六點要注意!不過,最基本就是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去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財常識,不能盲目的跟風進行投資理財,并且要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流動資金和理財資金。
第一點,產品收益問題
要知道高收益一定對應高風險,關鍵是風險背后都有哪些保障措施,收益是年化收益還是好幾年的累計收益,一般理財產品都是年化收益,就是1年能得到多少錢,但也有部分產品是好幾年的累計收益,這個投資人一定要問清楚;還有就是當產品收益達到一定比例時,是否提取“業績分成”,例如:產品每年收益超過10%以上,需要提取收益2%的業績分成。
第二點,是否能提前支取問題
這是關于資金流動性的問題,一般理財產品是不能提
前支取的,部分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贖回,可能是每季度或每半年,這個也要問清楚,還有就是如果確實著急用錢是否可以辦理質押貸款。
第三點,手續費問題
一定要問清產品所需要支付的相關費率,有還是沒有?有的話是前端收費還是后端收費?是否有免手續費的政策?提前贖回是否需要扣減額外的費用?了解了支出才能更好的算清收益。
第四點,關于本金的保證
一定要知道這個產品對于本金的保證是如何描述的,是保證收益型還是保本浮動型,還是非保本浮動型,還是保本一定比例型。
第五點,產品投向要知道
這個問題是我們投資者最難弄懂,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在此建議投資者做自己熟悉領域的投資理財,如果不是熟悉的也可以,但需要銀行理財經理把產品結構描述清楚。很多投資人反映,在某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根本不說清是做什么的、投資哪里也不知道,弄一些專有名詞也不給解釋。在此,建議客戶一定要問清對方,是投資債券還是股市?是投資房地產還是礦業?是投資海外市場還是投資亞洲市場?總之,投資人必須知道自己的錢拿到哪兒去了。
第六點,產品風險控制要關注
很多產品雖然其性質非保本浮動型,但產品的結構是可以控制風險的,投資人需要關注幾個風控關鍵問題:首先是有沒有抵押?抵押率是多少?抵押率越低越好,50%的抵押率意味著我借給對方1元錢,對方拿價值2元錢的東西抵押給我;然后是有沒有擔保?有擔保意味著有人承接連帶責任,出了事情有人負責;再后是有沒有資金承接?有的產品寫的是有沒有“回購”。
也就是說這個投資是有人一定接手的,接手的人錢進去,投資人的錢出來;最后是有沒有無限連帶責任,很多產品后面掛著“相關人的無限連帶責任”這一條是制約重要人員的個人責任,也具有較強的風險約束性。當然,一款理財產品并非以上風險控制措施都要具備,但至少要標清楚、寫明白,一款連風控措施都找不到的理財產品,即便收益再高也還是放棄的好。
購買理財產品要注意什么1、預期收益率代替實際收益率
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會告訴你預期收益率是多少多少,多么誘人,這里的預期收益率一般都會在6%-9%。會利用高額的預期收益率蠱惑你,讓你覺得收益這么高,肯定劃算。高收益也成為了銀行宣傳理財產品,吸引投資者的手段之一。而實際收益情況卻不是這樣的,有很多結構性理財產品都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率,有的甚至會虧損本金。所以,一定要注意預期收益率不是實際收益率。
2、銀行自營產品還是代賣
首先弄清楚你購買的產品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代賣的,因為經常聽到“飛單”時間,就是銀行員工為了賺取差價,私自向顧客出售非銀行自營的,而是第三方機構,比如信托、保險、基金等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的風險要比銀行自營的大得多。而且一旦出現問題,銀行往往會推給工作人員而跟銀行無關,那么投資人連找個說法的地方都沒有。所以,要弄清楚銀行的理財產品出自哪里。銀行自營產品在說明書中都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產品登記編碼,在看清楚合同發行方是否是銀行,在鑒別銀行自營產品。
3、資金投向
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直接與產品的風險掛鉤。投資者在看產品說明書時,必須關注資金投向。如果資金投向為債券回購、存款、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就低,如果資金投向為二級市場如股票、基金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偏高。所以主要注意看清楚理財產品的投向,保證自己心里有底。
4、產品的流動性
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也是要注意的。拿到產品合同除了要看產品投資方向、期限、收益如何計算,還需要看該產品是不是可以贖回,費率是多少,能不能質押,也就是產品流動性情況。理財產品能夠獲得比儲蓄存款更高的收益,是有某些附加條件的,比如要客戶承擔產品投資風險,要犧牲資金的流動性等,所以產品購買是也要看清楚流動性相關的條款,以免將來急需資金時無法解約。
5、信息披露不完整
銀行工作人員在推銷理財產品時,往往只強調收益,刻意淡化風險。產品說明中關于風險的表述有大量專業術語,普通用戶很難看懂。不披露或者選擇性披露信息,產品信息不完整、資金投資用途不明、收費項目不明、信息更新不及時等是很多理財說明書存在的問題。
下一篇:大學新生要如何理財大學新生理財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新小額投資理財產品排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