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騙術一:冒充熟人借錢
不法分子撥打受害人電話后先試探性地問“猜猜我是誰”,然后誘使受害人對號入座,再以“出事了”為由向受害人借錢。還有騙子盜取熟人的QQ、微信號,以手機欠費為由要求受害人幫忙充值等。
騙術二: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人員
騙子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單位“工作人員”打來電話,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經濟犯罪等,利用受害人急于“擺脫干系、減少損失”的心理,誘使受害人將錢款轉入騙子提供的所謂安全賬號,以達到詐騙的目的。
這一詐騙手法女神也曾中招。2014年湯唯拍戲期間接到“上海市公安局”的短信和電話,指她的存款有問題,要避刑就必須將錢存入“警方”戶頭,湯唯匯了21萬。
騙術三:用偽基站冒充10086等運營商客服電話
詐騙分子通過“偽基站”偽裝成10086等號碼群發詐騙短信,以“積分兌換現金”的方式誘騙誘下載安裝一個帶有木馬病毒的App,竊取賬號、密碼、驗證碼等,從而盜刷資金。
騙術四:冒充銀行工作人員
騙子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謊稱客戶銀行卡被惡意透支,受害人辯解后,又稱受害人身份被盜用,以保證受害人資金安全為由,誘騙受害人提供平的銀行卡卡號、密碼、動態交易碼等信息,進而盜取用戶資金。
騙術五:冒充明星騙錢
前有騙子冒充霍建華、吳彥祖,稱在深山拍戲被打飛,后又冒充易烊千璽粉絲籌錢,甚至還有冒充bigbang來騙錢的,這類騙術看起來一點也不高明,但現實中就真的有粉絲失去理智,比如去年范冰冰生日的時候有騙子用“武媚娘”的微信名稱,以范冰冰的名義騙粉絲的錢,同樣躺槍的還有袁弘,在微信上被冒充邀約粉絲見面,還索要紅包等等。
騙術六:短信中暗藏木馬鏈接
犯罪分子發送的短信中暗藏木馬病毒的網站鏈接,一旦點擊就可能盜取手機內的網銀密碼等信息,最終導致網銀內的資金被盜。同時,中毒的手機還有可能自動向通訊錄中存儲的號碼再次擴散病毒短信,導致親友“中招”。融360《維度》調查顯示,面對植入木馬鏈接短信等典型詐騙,依然有7.49%的用戶直接中招,另有4.63%的用戶有被騙可能。
為了達到目的,騙子往往會以各種奪人眼球的文字為噱頭誘使受害人點擊鏈接,比如“你老公/老婆有外遇了”、“看看你干的好事,身邊的人都知道了”、“最近干嗎呢?我整理了上次聚會的照片,記得去看哦,照片鏈接網址……”。此外為達到目的,這些騙子的手段也是花樣翻新,同時還很會抓熱點,比如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均已“被抽選為幸運觀眾”為由,誘使用戶點擊植入木馬病毒的鏈接。
騙術七:貴金屬轉賬詐騙
騙子通過病毒木馬等方法獲取了用戶的網銀賬號和密碼,為了騙取用戶的手機驗證碼,完成資金盜取,騙子把用戶的的網銀用來買理財產品,比如“貴金屬”等,制造資金丟失假象,再通過冒充銀行或者支付網站客服給用戶打電話,騙取驗證碼,進而盜走資金。
這類騙術比較高明,真假難辨,往往是一環扣一環,稍不留神就容易掉進陷阱。
騙術八:“網上購物退款”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以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或者交易失敗為由,告訴受害人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類似的騙局還有騙子假冒鐵路部門客服人員以“改簽車票”、冒充航空公司機票改簽/航班取消等借口行騙。此類詐騙手段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如果事主不了解詳細的操作流程,很容易被騙。
騙術九:網銀密碼器升級詐騙
犯罪分子搭建與銀行網站極為相似的虛假網站,通過群發網銀密碼器升級短信誘使受害人登陸假網站,輸入銀行帳號、密碼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臺獲取后,再騙取動態口令,迅速通過網銀轉帳方式將受害人銀行帳戶內資金轉移。
騙術十:二維碼內植入木馬
不法分子先將二維碼植入木馬病毒,再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誘使用戶掃描,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進入手機系統,盜取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再以短信驗證的的方式篡改對方密碼,將對方賬戶的資金轉走。
騙子的手段與時俱進,但只要千萬謹記:是你的錢,誰要也別給。
2017電信詐騙最新消息近日一則電信詐騙現新騙局的新聞引發關注。“蘇先生,因為您這次申請的貸款數額較大,為了確保您有相應的還款能力,我們需要收取您10%的保證金。”電話那頭,是一位自稱“北京宜信普誠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男子。
廈門的蘇先生怎么也沒有想到,從接到這個電話開始,為了借貸10萬元,自己竟然被騙子騙走了5萬元,而看似正規的網貸公司,竟然是電信詐騙的“新馬甲”。
蘇先生是個體經營戶,因在生意中急需周轉資金,便想求助于網貸公司。今年4月11日,蘇先生在網上搜索“貸款”后在某網站留下手機號。
第二天,蘇先生便接到了自稱是“北京宜信普誠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能提供10萬元的短期貸款,并煞有介事地通過QQ郵箱傳來了一份無抵押貸款合同。
因為急于籌措資金,且對方在電話中的言談極為規范,蘇先生很快相信了對方。當對方聲稱要支付10%的保證金時,蘇先生很快向指定賬戶匯去了1萬元保證金。
在此期間,三個分別顯示為北京移動用戶的136、157、152打頭的手機號給蘇先生打來電話,先后以做流水賬、繳風險擔保金為由誘導其轉錢,一心只想快點拿到貸款的蘇先生就這樣一次次將錢匯向對方指定賬戶。
直至4月16日9時許,蘇先生再次撥打對方電話詢問貸款辦理進度時,發現對方電話一直處于關機狀態時才覺察到不對,急忙向廈門警方求助。據蘇先生回憶,他先后向對方轉賬共計5萬元。
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3月24日至4月23日短短30天內,因輕信辦理網上貸款上當受騙的詐騙警情共成案51起,涉案總金額47.7萬元,最大單筆金額達6.12萬元。
此外,警方還就受害者人群進行了大數據比對分析,在此類案件中,上當受騙的男性明顯高于女性,年齡段則集中在20至29歲范圍內,受害人群所從事的職業以個體經營戶為主。
廈門市反詐騙中心從事犯罪調查的民警告訴記者,“承諾提供低息貸款”或“無抵押信用貸款”的詐騙主要針對對資金有需求的投資者、個體戶及急需周轉資金的普通群眾。這三類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背負有未清償的債務,因此較難從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取得短期貸款,而不法分子正是瞅準了受害者“急于用錢”“缺乏渠道”等心理實施精準詐騙,因此得手率較高。
下一篇:什么是網貸平臺存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班族夫妻買房后要如何理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