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央行逆回購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還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就是獲得質押的債券,把錢借給商業銀行。目的主要是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當然,同時可以獲得回購的利息收入。操作就是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把債券質押給央行,到期的時候,商業銀行還錢,債券回到商業銀行賬戶上。
中國人民銀行從1998年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制度,選擇了一批能夠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目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業銀行。這些交易商可以運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作為交易工具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現券交易分為現券買斷和現券賣斷兩種,前者為央行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礎貨幣;后者為央行直接賣出持有債券,一次性地回籠基礎貨幣。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
根據貨幣調控需要,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工具創新。2013年1月,立足現有貨幣政策操作框架并借鑒國際經驗,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使用。這一工具的及時創設,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調節市場短期資金供給,熨平突發性、臨時性因素導致的市場資金供求大幅波動,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央行逆回購有什么影響8月14日,央行進行1100億7天、1000億14天逆回購操作,當日有2100億逆回購到期,完全對沖當日到期量。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6000億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2100億、1400億、1000億、500億和1000億,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此外,周二和周五分別還有2875億MLF和800億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上周五,央行發布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要求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的關系,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表示,二季度提高公開市場操作的前瞻性、靈活性和精細化程度,加強預調微調和預期管理,有機搭配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組合,合理擺布操作力度和開停節奏,“削峰填谷”熨平流動性波動。此外,央行擬于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起,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
天風固收分析稱,央行將“著力強實抑虛”,全文多次強調“服務實體經濟”,說明未來金融防風險和金融監管協調、引導資金脫虛向實仍是工作重點;未來貨幣政策仍將維持平衡的態度,流動性無需過分擔憂。
此外,中國經濟網援引閻岳觀點稱,從當前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手法看,凈投放、凈回籠、完全對沖被反復實踐,其目的就是實現對流動性的“削峰填谷”。預計公開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維持這個操作策略。至于MLF、SLF、PSL等創新性流動性工具,則將視流動性狀況及金融機構需求擇機而用。
下一篇:保險理財案例:工薪族理財勿忘保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退休獨居老人如何理財豐富晚年生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