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愛心互助理財騙局揭秘
公益版“Y B I”投資者賠掉百萬元
7月19日,一個供“億加互助”投資人業(yè)務交流的聊天群改為維權群,群內51名成員開始集中商討如何追回投入的資金。其中,王燕尤為活躍———她瞞著家人投資的7.5萬元至今有去無回,其中還包括她女兒的學費。
王燕家住河北唐山。今年5月,一位朋友向她推薦了億加互助,稱其是一個做公益的民間互助平臺,在對方的幫助下,王燕花300元購買了激活碼,在“億加愛心互助平臺”網站注冊成為會員。
入會后王燕發(fā)現,億加互助會每月定期舉行公益活動,包括在平臺上組織人員去一些貧困地區(qū)捐米面、衣服等物,會員可自愿報名或捐款,億加官網也會持續(xù)貼出現場照片。
管理人員還稱,將于6月底建立一所希望小學。這讓王燕感到億加互助“很正規(guī)”,不久她便開始往里投錢。
王燕介紹,億加互助有一套自己的用語,打款叫提供幫助或排單,收款則叫接受幫助,選擇排單后,系統(tǒng)會在1到3天內匹配上接受幫助的會員,匹配成功后,提供幫助方會收到另一方的銀行或支付寶賬戶,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打款,角色換一下即為接受幫助的流程。
“排單金額在1000到10000元間,排單后15天就能 連 本 帶 息 收 回 ,日 息1.5%。”王燕說,她先后共投了7萬余元,但每到收款時,億加以各種理由稱無法成功匹配,而后她發(fā)現“分區(qū)領導”們卻每天都能返款,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群名改為“億加受害人,團結起來”后,4天內又有33名新人進群,他們都在億加互助上損失了幾萬至幾十萬元不等,最多的甚至賠掉百萬余元。南都記者了解到,該群組中,王燕這樣被其“公益性”引來的投資者并非個例,同時,也有不少是在各類資金池中摸打多年的“資深玩家”。
從億加互助剛開盤的3月起,“飛飛”便是其中一員。她介紹,知道資金池的風險高,賠錢也認了,但她不服億加互助的操盤手陳獻軍違反“行規(guī)”,一再改動平臺規(guī)則,使其資金越套越多,最終損失10萬余元。
改良傳統(tǒng)模式“套錢更狠”
南都記者發(fā)現,在各大互聯(lián)網搜索平臺上,除了能搜索到億加互助官網,還有大量宣傳推廣的軟文充斥網絡,甚至還有宣傳片。其中,億加互助自稱獨家設計的“二進一出制”是這些資料的宣傳重點。
億加互助的理財導師“小夢”介紹,所謂“二進一出制”,是指會員在排單后的3到7天內,必須再一次排單,且不得少于此前排過的最高金額,否則賬號將會被封。這意味著會員在排單15天后收回本息的同時,至少還有一筆錢存在平臺中。
另外,會員可通過拉進新人增加收益,但與“金字塔模式”的傳銷相反。“小夢”介紹,平臺上以“代際”區(qū)分會員,與傳銷模式相反,新進會員的直接推薦人為“第一代”,“第一代”之上為“第二代”,依次類推……新進會員時,第一、二、三代分別獲得其本金的12%、3%、1%,再往上的“代際”皆得0 .5%,也就是說,“代際”與新會員越近,所得獎勵越高。
億加互助宣傳片介紹,“二進一出制”利于增強會員與平臺的黏度,避免資金池泡沫過大,而“倒金字塔”則鼓勵了會員推薦新人的積極性。南都記者了解到,不少資金池“老手”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制度,在他們看來,億加互助的“獨家設計”將過去資金池模式的弊端改良,鼓勵“能者多得”,于是紛紛進入。
同時,億加互助宣傳片還提到,在“接受幫助”時,普通會員需捐出5元善款才能提款,經理則為20元,該筆款項將用于支持貧困地區(qū)的教育、養(yǎng)老等公益事業(yè),如王燕這樣的一些不明就里者也被吸引投入。
不過,億加互助的投資者很快發(fā)現,在平臺上,打款匹配簡單容易,但取款匹配則一拖再拖,模式變?yōu)槿M、四進一出,由于擔心被封號,會員只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持續(xù)打款,否則前“財”盡毀,然而到了6月,平臺上已是“進而不出”。
6月17日,億加互助官網發(fā)布公告稱,億加互助平臺暫時關閉,承諾盤內資金將于7月1日重啟后“逐步釋放”,不過,包括王燕、“飛飛”在內,“億加受害人”群組人員表示,他們套在其中的資金至今沒有返還。
套新棄舊除操盤手外沒人掙錢
7月1日,億加互助新盤啟動。其官網公告稱,即日起將按10%的比例釋放老會員積壓在舊盤中的資金,還提到,平臺將按原規(guī)則繼續(xù)運行,如果會員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打款,賬號將被封禁,后果自負。
這意味著對王燕來說,想要將舊盤中的7萬元完全釋放,她需要在新盤里繼續(xù)投入70萬元,因而10%的釋放比例遭到了投資者的一致反對,令他們尤為憤怒的是,公告中還提到,對于6月新進的會員,釋放比例會適當加大,“難道我們老會員的錢就不是錢了嗎?”
實際上,這并非億加互助第一次“保后不保前”。“飛飛”介紹,她作為3月入會的會員之一,早在5月時就有過類似的遭遇,當時的新進會員基本還能保持“三進一出”,而她從那時起就再沒收過一分錢,提款匹配總是不成功。“資金池就是這樣,一環(huán)一環(huán)往前走,拉新人進來套住。”她說。
在套新棄舊的模式下,陸續(xù)有老會員出走,其中包括團隊已達上千人的“領導”。6月初,在平臺上擁有300余人的“高級經理”陳光與操盤手陳獻軍決裂,“在億加的規(guī)則里,無論‘領導’、‘經理’還是普通會員都掙不到錢。”他說。
陳光介紹,他在4月進入億加互助時平臺上才60 0人,隨著平臺“做大”,陳光及他的團隊也遭遇了無法提款,但平臺又強制排單,為此只能墊錢,而作為領導,每次公益活動又要捐款,到6月時,先前賺的錢都賠進去了,于是選擇退出。
然而,操盤手陳獻軍卻至少有3條吸金途徑。陳光介紹,首先是注冊費用,一個激活碼100元,近7000名會員的注冊費都落入其腰包;其次,陳獻軍的賬戶作為億加互助系統(tǒng)里的“頂級上線”,每一次新進會員產生的“推薦獎”、“領導獎”都有他一份;另外,作為操盤手,他可以無限制地匹配自己賬戶來“接受幫助”。
據“億加受害人”群組人員提供的截圖,大多會員第一次排單時匹配的都是同一賬戶,多名投資人稱,在“只進不出”時,排單匹配賬戶也總是幾個固定賬戶,其懷疑這些都是陳獻軍暗中吸金的秘密賬戶。
“做公益只是幌子”
陳光介紹,4月初,陳獻軍曾于杭州某酒店會議室舉行“億加互助研討會”,近200名會員從全國各地赴會,他也在其中。會上,陳獻軍提出打造民間愛心互助平臺的想法,令不少資金運作“老手”眼前一亮,“確實吸引了一些有愛心的資金玩家加入”。陳光說。
不過,億加互助平臺開盤后,許多前期會員發(fā)現其運作越來越“背離初心”。陳光介紹,不少資金玩家曾找到陳獻軍提建議,大大小小五十多個“領導”都找他談過,皆無功而返,之后,前期會員陸續(xù)離開。
“往后,才發(fā)現公益活動只是一個幌子。”陳光介紹,到后來,平臺上提意見的人一律會被陳獻軍封號,而所謂的公益活動一直是零零散散狀態(tài),當初建立希望小學的承諾更是沒影兒。
會員“澤依”曾報名參加過公益活動,她告訴南都記者,活動中,組織人員會買一些物資送到貧困山區(qū)的村民和小孩手里,總體花費一萬到兩萬,“活動以擺拍照片為主”。她介紹,陳獻軍不愿去山區(qū),每次活動都留在縣城賓館里,通過手機傳送照片來自圓“公益心”。
活動照片被廣泛用于億加互助的宣傳推廣和官網中。7月1日,億加互助新盤開張,其宣傳片隨之出爐,過去4個月的經歷被億加互助描述為“平穩(wěn)度過”,片中引用大量先前的活動照片,自稱互助界中的“良心盤”,“將繼續(xù)助力公益,迎來持久發(fā)展”。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億加互助平臺上仍有不少新進會員加入,而諸如王燕、“飛飛”等老會員因不再打款,賬戶已被封,其間他們多次聯(lián)系億加互助希望返回其被積壓的錢款,但并未得到回應。
之后,多名投資者向警方報案,但“人少了根本沒用”。其告訴南都記者,他們各自在其所在地報警,均未立案。“我們計劃組織一下,多一些人一起去杭州公安處報警。”一名投資者稱。
“億加互助的模式涉嫌集資詐騙,本質上是龐氏騙局。”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金融證券專業(yè)律師楊兆全介紹,目前,這類騙局借助互聯(lián)網變得更加便捷、隱蔽,而公眾金融風險意識不夠強,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冒險和僥幸心理作怪,給了這類騙局不斷滋生的土壤。
“做‘M M M’賠了6萬多元,在億加又是一場空。”陳光告訴南都記者,去年底,他看中互聯(lián)網金融的火熱,于是也想進來撈一筆,但現在的他覺得還是當個上班族實在,“別想一夜暴富,不可能的。”
下一篇:買商鋪投資的六個注意事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宜信理財可靠嗎宜信理財是不是騙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