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wǎng)站!
騙局一、利用秒標吸金
秒標因為時間短、利率高、回款快,一度是平臺吸引投資人的營銷利器。據(jù)了解,很多跑路平臺都是連續(xù)幾天舉行秒,以吸引投資人,吸金速度超快,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卷走一大筆資金。
騙局二、利用搜索引擎認證提高信用度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那一場炒得沸沸揚揚的旺旺貸“跑路”事件,一度將百度推上風口浪尖。當時很多受害人表示,該平臺的百度認證直接誤導了他們。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的跑路平臺也被其他搜索引擎認證過。
騙局三、利用知名媒體造勢
有些平臺會利用各大媒體宣傳造勢制造虛假繁榮,以便吸收大量資金,然后“跑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即便是通過某些知名媒體造勢也不可靠,畢竟現(xiàn)在媒體“拜金”現(xiàn)象普遍,有公眾責任心的媒體只是少數(shù)。投資最好通過一些理財攻略來鑒別靠譜的P2P平臺。
騙局四、挑戰(zhàn)投資人心理防線的高息誘惑
在“跑路”的平臺中,大多標示超過15%高收益。很多人明知道高息不可靠,還是受不了高息的誘惑,僥幸的心理,導致他們頻繁“踩雷”。
騙局五、偽造平臺信息
騙子平臺只花幾千元就買個系統(tǒng),短租一個辦公場地,冒用或偽造法人身份證、工商執(zhí)照,再虛擬一些借款人,就開始行騙。因此,大家一定要對P2P投資理財平臺進行考察。可實地考察也可通過網(wǎng)絡考察,目前來說,網(wǎng)絡考察P2P平臺比較方便,可行性較高。
騙局六、借用大城市的“光環(huán)”
很多人都比較信賴一線城市的平臺,認為會比較正規(guī),因為這些地方政府管理嚴格,監(jiān)督的媒體較多。不過目前也有一些騙子平臺,為跑路的便利,只是把網(wǎng)站地址建在一線城市,實際經(jīng)營在外地。這一點需要投資人仔細辨認。
騙局七、試圖與官方機構“沾親”
某些平臺會在官網(wǎng)上打出這種厚顏**的宣傳語:與央行合作,所有投資用戶的資金均會由中國人民銀行北京支行全權監(jiān)管。明眼人都能看出的騙局,卻偏偏還有很多不知情者輕信其言。
騙局八、編造專業(yè)創(chuàng)始人團隊
盡管有些平臺的創(chuàng)始人團隊看上去陣容強大,各位高管都是名校畢業(yè),可避免不了跑路的發(fā)生。建議大家在了解平臺高管的背景之時,不要只看平臺的介紹,可通過網(wǎng)絡搜索其核心團隊成員的信息,看看是否和網(wǎng)站描述匹配,是否是從其他網(wǎng)站粘貼過來。
騙局九、監(jiān)守自盜,平臺自融
再拿綠能寶來看,早在2015年綠能寶成立之初,就有專業(yè)人士指出綠能寶發(fā)假標,自融。但是由于投資人看中其上市背景、明星站臺,從而忽略了這一警告。房易貸理財師提醒大家:P2P理財最大的騙局就是偽造項目,平臺自融,這樣的平臺也是風險最大的。
騙局十、假借第三方為其增信
隨著政策的收緊,如今國家已明令不允許P2P平臺進行自擔保,于是許多平臺采用“曲線救國”方式,找一個第三方(往往并不知名)自稱擔保公司,麻痹投資人,為自身增信。這種方式其實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如何防范p2p理財騙局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今P2P平臺跑路嚴重,但因由于涉案人員多,案件取證較難,法律對P2P平臺跑路也沒有具體的定性等,使得很多受害投資者維權很難,所以投資者事前需要對P2P平臺是否跑路要學會防范。對此,投資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過高的年收益率
如今有不少P2P平臺對外公布年化收益率15%以上,此收益比1年定存利息的5倍還多,投資者理財務必要小心了。事實上,目前主流的P2P平臺的年收益一般的7%-15%之間,所以投資者不要被高收益蒙蔽了雙眼,更不可跟風投資。
2、投資項目不明確
很多P2P平臺雖說為投資者核實了借款項目,但是投資者卻還是找不到項目的實際借用人,比如某P2P項目的借款的目的為了個人買房子,借款金額外50萬元,年收益率12%,但是投資者卻找不到借款人的聯(lián)系方式,若一旦發(fā)生欠債未還,投資者就會找不到債主。所以P2P投資項目若不明確,只是告知投資收益率,那就要注意是否是非法集資了。
3、公司是否有具體的辦公點和專業(yè)理財團隊
投資者還需要對P2P平臺的具體的辦公點了解清楚,最好親自前去考察。其次,看這家P2P公司是否有專業(yè)的理財團隊,比如風控團隊以及產(chǎn)品部門等。投資者盡量選擇實力雄厚的P2P平臺,一般公司背后都會有專業(yè)的理財團隊,風控團隊,相對來說投資風險會低一些。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正規(guī)的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幫助來選擇P2P平臺,降低投資風險。其次,投資者還需要重視學習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增強投資理財觀念,自身學會防范投資風險。
P2P平臺跑路,投資者三種維權方式
如果投資者遇到P2P平臺跑路,遭遇投資損失,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維權,一是談判協(xié)商,但投資者要會抓住時機談判,而且最好在P2P平臺出事初期談判成功的幾率更大;二是刑事報案,花費少,效率高;三是民事追償,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花費較高。不管怎樣維權,投資者要走正規(guī)的途徑,不要采取過激的維權手段,比如打人等。
下一篇:個人沒有10萬存款怎么理財有什么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國有企業(yè)境外投資財務管理辦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