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一般我們在購買保險前先考慮的是保障的類型,如重疾、醫療、壽險等險種,而后再考慮保險的屬性。而目前保險的屬性就分四類:普通型(也就是消費型)、分紅型、萬能型和投資連結型,除了消費型保險,后三種都帶有理財性質。
其實保監會 76 號文件主要目的就是強化保險的保障功能,多多早前也說過,如果你不是有錢到要轉移資產的話,是不建議大家購買有理財性質的保險的。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以為買一份保險同時具備保障 + 理財功能可以一舉兩得、事半功倍。那么,買保險理財產品怎么樣?
1、費率高
理財型保險的保費比消費型保險高得多,普通家庭沒必要承擔這樣的重負。
特別是對于經濟條件比較一般的家庭,購買一份保額稍微高一些的消費型保險比購買一份同樣價錢但保額低的理財型保險實際得多。
事實上,高額保費的很大一部分會給保險公司拿去做投資,然后把投資收益分配給大家(如果投資虧損,投資者也會損失部分本金),說到底羊毛還是出自羊身上。
2、流動性差
買保險不像買菜,一般一買就是十幾、幾十年的,如果購買了一份中長期的理財型保險,發現不合適的時候退保是很不劃算的,損失的保費往往比投資的收益要高很多。
3、利率低
理財型保險的投資利率一般都不高,如聲稱保底的萬能險,保底年收益率就在 2.5-3%,而平時的收益也就 4-5%;而不承諾保本的投資連結險,分分鐘還會有虧損的風險,而且需要客戶主動管理賬戶;還有比較受歡迎的分紅險,年收益率也就在 4% 左右。
相比之下,這樣的理財收益在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上都可以達到,而且貨幣基金的流動性比保險高得多,也沒有退保的風險。
另外,多多不建議大家把大額的資金都投入到過于保守的產品中,錢比較多的話,建議大家針對自己的需求做一些投資組合,如保險 + 基金 + 銀行理財 + 股票等。投資組合的優勢之處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避免一榮俱榮一敗俱敗。
不過說到底存在即是合理,多多也不能說理財型保險就是個坑,勸所有人都不要碰。其實理財型保險比較合適有錢人,富豪都懂的,多多就不多說了;萬能險和分紅險比較合適有點錢但又缺乏投資理念的朋友,就當是強制性儲蓄好了,利率多多少少還是比銀行定期高;
同時也合適保守型投資者,保險理財還是比較安全靠譜的,背后有保監會看著,只要購買前看清楚合同,一般不會出什么問題。
買保險理財產品好不好理財保險,因為既可以作為投資理財的選擇,又附帶保險的原始功能,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理財保險不能完全等同于理財,不能期望理財保險能夠帶來巨大受益。接下來本本跟大家盤點理財保險的那些誤區:
誤區一:分紅保險=銀行存款
分紅保險可分配的紅利可能高于或低于預期,沒有固定的比率,分紅水平主要取決于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大家不要將分紅保險產品與其他保險產品或金融產品(如國債、基金、銀行存款等)作片面比較。
誤區二:萬能保險的保費均用于投資
保險產品結算利率設有保證利率,超過保證利率的部分是不確定的。大家繳納的保費并不是全部進入投資賬戶,而是要扣除風險保費和經營管理費用(如果提前退保不退還)。
結算利率僅針對投資賬戶中的資金。保險公司每月公布的結算利率是年化收益率,只能代表當月的投資情況,不能理解為對全年的預期。
誤區三:投資連結保險產品收益有保證
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投資回報具有不確定性,投資風險由投保人全部承擔。
投資連結保險產品一般分設多個賬戶,由于投資渠道不同,每個賬戶的風險、收益不盡相同,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投資賬戶。由于保險費并不是全部進入投資賬戶用于投資,而是要扣除風險保費和經營管理費用,投保人還應詳細了解各項費用扣除情況。
買保險理財產品好不好?理財保險投保時要量力而行,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風險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同時還要考慮到個人的年齡,如萬能險和投連險都不適合年齡較大的人投保。另外,理財保險,一般都屬于長期投資,短期的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益,并且提前退保要承受較大的損失,所以,在投保時要考慮清楚,如果投保,就盡量堅持。
下一篇:2017最新新華保險理財險種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7年最新理財方式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