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退休老人如何理財才合適
理財案例
今年58歲的張先生早年因創業需要從某國企申請內退,隨著年歲的增加,更渴望一份安定的生活狀態,2008年,其接受原單位返聘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崗位。眼看再工作兩年就要正式退休了,操勞了大半生的張先生也打算和老伴好好享受生活。
據了解,張先生目前的每月收入為4000元左右,退休后每月有約3000元的退休費,在職時,五險兩金繳納齊全。張先生的老伴前些年因所在單位效益不好,一直處于全職狀態,其間按時購買養老保險,已于去年開始正式領取,每月約為1800元左右。
兩人膝下育有的一兒一女也早已在外地成家立業,悉數不在身邊。每年除了現階段工作所得外,加上兒女的孝敬,該家庭年收入為七八萬左右,每月開銷約為2500元左右。多年來省吃儉用,加上前些年做生意,兩口子現有銀行存款50萬元,除此之外,還有一套市值約60萬元的住房。
理財目標
由于兒女已各自順利走上工作崗位,能夠經濟獨立,對于張先生來說,退休后的生活沒有絲毫壓力,其理財目標也比較單一,就是如何合理地籌劃養老,提高生活質量。張先生的理財困惑是,面對通貨膨脹,兒女多次建議其盤活名下資產,合理投資理財。而對于向來風格偏于保守的張先生來說,有保值增值的需求但卻不知從何下手,除此之外,晚年理財還應該注意什么,希望理財師能夠幫助他們提供一些建議,合理安排退休財務規劃。
財務分析
從張先生的描述來看,這個家庭目前所處的“空巢”家庭形態,也是中國典型的家庭模式之一。張先生夫婦有較穩定的收入來源,無負債,家庭資產狀況良好。但固定資產占比較大,金融資產過于單一。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建議考慮其他投資渠道,讓資產保值增值。與此同時,關注身心健康問題也是今后需要格外留意的方面。
理財規劃
張先生夫婦已經邁入中老年時期,其風險承受能力隨著收入的減少而降低。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張先生的主要投資理財方式幾乎全線壓在銀行存款上,隨著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所帶來的資金貶值的現實問題無法回避,所以僅通過銀行存款很難做到資產的保值增值。由于中老年人承受風險能力較低,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應優先考慮本金的安全,在能防范風險的情況下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建議其可以將資產以理財期限的不同,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來進行合理配置,這樣一來,既可以滿足日常現金需要和臨時支出,又可以收獲一定的投資效益。
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非常豐富,中老年人應首選一些容易投資、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除定期儲蓄外,還可選擇貨幣型基金、國債、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等低風險產品,這類產品均有較好的安全性,且收益率比定期存款更高。
理財師建議,投資理財的前提是要預留一定數額的應急備用金,靈活支配。一般來說,以月收入為單位,最好先預留6個月的流動資金以備家庭支出,這部分資金可以活期形式存在銀行。
除了讓財富增值外,隨著年歲的增加,今后保健醫療等的開支也會逐年增加。而現實是許多保險都是有投保年齡限制的。目前國內的意外險傷害保險投保年齡限制在65周歲以下,重大疾病保險更將年齡限制60周歲以下。從目前市場上的老年險產品看,張先生夫婦可以考慮投保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意外傷害保險和長期護理險。
總的來說,受風險承受能力的限制,中老年人應樹立穩健的投資理念,一般宜選擇儲蓄、國債、理財產品、金融債券或信譽好的企業債券作為主要投資品種,切忌過多地選擇股市等高風險性投資渠道。由于兒女不在身邊,應積極安排豐富的退休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下一篇:2017年商鋪投資價值分析如何判斷商鋪投資價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退休老人理財案例退休老人養老理財“新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