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退休員工夫妻如何理財養老案例分析
理財案例
郭先生,今年57歲,已婚,在中科院一家科研單位工作,研究員,稅后月工資32000元。妻子楊女士,57歲,主任醫師,退休返聘,稅后收入16000元。
目前家庭存款300萬元,基金60萬元,股票少許,有車一輛,有住房136平方米。每月開銷6000元。無負債,孩子不用管。
由于夫妻雙方工作都非常累,郭先生希望60歲以后,兩人都放棄工作,享受生活,但兩人都離崗后,每月退休工資總和僅為15000元。
家庭現狀分析
郭先生家庭無負債,孩子比較獨立。在60歲退休前的家庭年收入共計57.6萬元,支出共計7.2萬元,家庭年結余50.4萬元,凈結余比例為87.5%。在60歲放棄工作后,家庭年收入18萬元,支出7.2萬元,家庭年結余10.8萬元。在兩人放棄工作后,每年的家庭結余將大幅下降,所以現在需要做一定的養老規劃。
除上述情況外,家庭還有存款300萬元,基金60萬元,股票少許,住宅一套。郭先生家庭目前有基金、股票等方面的投資,投資方式較為多樣,但是產品的風險屬性都偏高,從未來養老角度出發,兩人其余資金的投資可以選擇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產品和保險產品。
理財建議
一、指定受益人“鎖定”遺產
從目前情況來看,兩人放棄工作后,家庭的收入變少,支出較大。假定兩人放棄工作后繼續生活25年,年通脹率為3%,那么兩人需要的資金是265萬元,從目前的家庭資產狀況來看,家庭的現金收入加上現金存款基本可以滿足兩人的養老金需求,但是在個人保障方面略顯不足,兩人在之前并沒有購買過任何保險類的產品,對于未來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郭先生家庭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郭先生的工資收入,雖然孩子已經成年,家庭無負債,但是郭先生目前仍然是家庭經濟支柱,一旦發生意外將會對家庭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考慮目前郭先生家庭沒有配置保險產品,所以建議其配置家庭總資產20%左右的商業性保險產品。根據郭先生的家庭生活狀況,可配置一些針對養老和重大疾病的保險產品。
因為其現有資金較為充裕,也建議郭先生可以購買一份年金類保險。這樣在郭先生退休后,在每月領取相應的退休金的同時,還可定期領取一筆養老年金作為補充,更好地提高退休后個人和家庭的生活質量。
在未來,我國可能會效仿很多發達國家出臺遺產稅贈予稅等稅法,建議郭先生在進行投保時最好指定受益人,這樣可以確定未來的家庭財產不被分割,防范未來發生不確定因素的風險。
理財目標:喜歡購買信托產品,現在的存款也打算用來購買信托產品,希望得到有效的建議。
二、購買信托產品控制在150萬以內
從家庭現狀分析可以得知,郭先生家庭平均每月支出為6000元。從現金規劃來說,個人或家庭持有的流動性資產作為日常備用金,應該能夠滿足6個月的生活支出。對郭先生而言,可以看出他的學歷及收入水平都屬于比較高的層次,所以我們認為他在勞動性收入水平方面比較有保障。
建議郭先生的流動資產保持在4萬元左右,作為家庭生活的備用金。這部分備用金應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形式持有,其中可以考慮除銀行存款以外的形式。由于通貨膨脹,我國目前處于負利率時代,儲蓄的利率不足以彌補物價上漲的損失。因此可以將一部分流動資產配置為貨幣市場基金來保持。貨幣市場基金不僅流動性好,安全性高,而且對于抵御通貨膨脹有著一定的優勢,收益率略高于定期存款。
從家庭收支情況來看郭先生可以購買信托產品,但是金額不宜過高,目前大部分的信托項目以地產為主,國內的經濟環境并不樂觀,如果項目不好,本金損失的幾率就會增加。從家庭現狀來看,未來三年,郭先生家庭都將有50.4萬元的凈結余,但隨著退休日期的臨近,應該把控好自己的投資風險。
建議購買信托產品的金額控制在100萬-150萬元。其他資金可以少部分買入基金產品,基金占比不超總資產的20%,再加上股票的一小部分占比,將較高風險的投資占比控制在目前總資產的65%。其余資金可以適當配置保值增值類產品,比如黃金投資。根據家庭財務情況,配置黃金投資比例控制在家庭金融資產的10%,建議郭先生可每年以定投的方式購買,以起到資金的避險和購買力保值作用。
當兩人都退休后,建議郭先生把投資風險降下來,一般做到資產的保值,以及小幅增值即可。
下一篇:退休員工的穩健理財案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退休員工豐富晚年生活要如何理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