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求職最熱門的五大問題
分類: 面試技巧
職場詞典
編輯 : 職場知識
發布 : 10-06
閱讀 :389
大四,在許多人眼中往往是“半工半讀”的狀態。課原本就少,為了實習或找工作,逃也逃得差不多了。對大四學生來說,這最后一學年的開學意味著向社會轉型的正式開始。再一次處于人生選擇的轉折點,他們彷徨了。 TOP1:考研還是就業? 案例主人公:Philippe計算機系大四 一開學,我突然決定要考研。 身邊很多人覺得太意外,因為在這之前,我可是一直嚷嚷著畢業后馬上找工作,是鼓吹大家早日實現夢想的人啊。其實,我在暑期里一直都在努力找工作,還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了一家軟件公司實習。可真正到了找工作的環節,我才發現:適合我的工作并不多,自己的能力也有限。2000元、3000元的工作我不夠滿意,而5000元、6000元的我又不夠條件。尤其對于“辦公室政治”,我的性格根本沒有辦法接受。考量之下,我決定考研。等到有一天,讓實力說話。我想那個時候,我找到滿意工作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些。可一些師兄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我:考研復習可能讓我錯過就業的最佳時機。他們也是到了畢業時,才后悔當初“兩棲”的選擇。想先安心考研,等考試結果出來再找工作也不遲,可是到了第二年的3月、4月時卻發現,大公司招聘應屆生的名額滿了,小單位招聘又要求工作經驗。找工作還是一樣的“心酸”。唉!我現在決定考研究竟是錯是對?現在準備考研,還來得及嗎? TOP2:出國還是留守? 案例主人公:Joey外語系 一進大學,我就開始考慮是否要出國留學。和父母也討論過了無數次,大家的意見總是無法統一。為了不浪費時間,我還在大三的時候參加了IELTS、TOFEL考試,提前準備了許多學校的申請資料。轉眼我已經大四,可父母對我留學的態度,還是模棱兩可。我到底該聽自己的,還是為父母而留守? TOP3:外企還是“國編”? 案例主人公:Vicky國際貿易專業 暑假里,我的同班同學都選擇了去外貿公司實習,唯獨我留在家里享受最后一個假期。媽媽整天嘮叨我懶人一個,在找工作這個問題上,我們家一直都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不是我懶,聽聽同學的經歷,就讓我對工作頭暈。不管成績多好,到了實習公司后卻只是打雜的“boy&girl”。每天不能遲到早退,每天干著無聊又重復的工作……媽媽整天為我托關系聯絡工作,希望我能在穩定的國家編制單位就職。我看著同學在外企的辛苦,也覺得媽媽的想法是正確的。可是公務員考試對我來說,也是一道難關。如果考不上公務員,那時再想去外企,我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資格? TOP4:自己創業有沒有希望? 案例主人公:Laurent市場營銷專業 一想到自己快要畢業,我就有點心虛了。我曾經先后在幾家公司實習,卻發現自己很難適應集體,學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圓滑,學不會那種為了顧大局而忘了小我的精神。自小我的性格就直爽,父母寵慣了的我也總比別人多了一點“囂張”,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還記得前一家公司的主管給我的評價上寫到:年輕氣盛不是壞事,但是要學會寬容和理解。也許就是個性使然,我總覺得自己不屬于上班族,沒有辦法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衣冠楚楚地在辦公室干著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我應該自己出來闖蕩干事業嗎?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自己當老板,還有誰來限制呢?利用大四最后一個學期,我可以抽空做一些市場調查。對于前段時間新聞里曾報道過的大學生創業的例子我也關注了很久,并希望可以從中吸取一些學生創業的經驗。對于現在的我來說,我有精力有想法,也有對口專業作為基礎,我想我的創業之路應該不難吧?不過話說回來,自己創業的風險畢竟不小,給別人打工雖然辛苦,畢竟穩定很多。家人讓我仔細斟酌,我只覺得滿腦子都是問號。 TOP5:哪個路子更保險? 案例主人公:Jacky法律專業 我在校的各方面表現一直不錯,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朋友也都熱心地向我推薦了幾家滬上頗具口碑的律師事務所,還利用了他們的網絡關系為我搭橋鋪路,幾個電話通下來,我的工作幾乎不成問題。我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雖然熟人介紹的工作免去了很多求職的麻煩,能夠輕松被錄取也是別人整天盼望的事情,我這樣的猶豫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有些矯情。可是我的心底深處我還是有些擔心,擔心“熟人介紹”將來會招來話柄,“關系菲淺”會引來工作上的不公平。處于職業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熟人介紹似乎還沒有我網上求職來得保險。有了“熟人介紹”的庇護,我擔心自己心里反倒產生“陰影”。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我是否該自己出去試試呢?
職場貼士:尊重公司文化和制度:這條規則無論你在什么地方上班都必須遵守。以公司文化、公司制度辦事才能讓同事和領導信服和認可,才能在眾多同事中脫穎而出,成為老板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