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XML:NAMESPACE PREFIX = DIGITAL39 />
越士來自北方,這幾天按報紙上提供的某些招聘信息去應聘,可連著幾家都有點“大興”,企業的真實面目與招聘崗位并不如廣告中所言。于是他很生氣也很疑惑:上海怎么會有那么多的騙子公司?其實,應該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上海確實存在一些招聘“黑幕”,對此,本刊也揭露了不少。但大多數媒體都會對要求登招聘廣告的企業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核。當然,難免也有偽裝出色而騙得信任的招聘廣告出籠,這時候就需要廣大求職者擦亮眼睛了。
有些“蛛絲馬跡”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如某些廣告沒有公司名稱,只有郵箱號碼或是只有一個電話號碼,你就不必花時間去研究或是詢問了,因為一則信息不完全的廣告是不值得信賴的。而且還有另一種風險。前一段時間,珠珠有個朋友看見某公司正招聘銷售主管一職,他看見情況與自己蠻符合,工資比現在略高,于是就回應了這則廣告。結果你可能已經猜到了,他被解雇了,因為那則廣告正是他所在的公司登出的。
不過,無論什么時候,總有工作(職位)空缺等著你去填補。如果你正在求職,并且還沒有找到那些空著的職位,你需要的是改變你正在使用的求職方法。
事實上,有些求職方法已經過時了。據調查,通過互聯網、通過隨機地郵寄簡歷給用人單位、通過與你專業相關的大眾雜志或者專業性雜志上的招聘廣告以及通過私人職業中介等方法求職,其成功率分別為1%、7%、7%、5%-24%、5-24%。如果你還一味地采取這些糟糕的求職方法,你的情況就不太妙了。
那么哪些求職方法是值得借鑒的呢?
1.向你的家人、朋友、社區成員以及職業介紹中心的員工尋求幫助。你可以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是否知道你工作的地方或者其他地方有空缺的職位?”據調查,這種求職方法成功率為33%。
2.敲開你所感興趣的公司或者辦公室的大門。你勇敢地把自己介紹給別人,據調查,這種求職方法成功率為47%。
3.利用電話簿黃頁。圈定你所在的城市中你感興趣的專業或行業,然后按照清單向這些行業的各個公司詢問他們是否正在招人,而這個職位又正好是你能夠做并且能做得很好的。這種方法的成功率為69%。
4.和其他求職者結成小組,再利用電話簿黃頁。接下去的工作與第3種方法相同。
5.有創意的求職方法。
關于有創意的求職方法,《職場指南》2003年第18期的封面人物劉慧最有體會。初到上海,嘗遍了傳統的求職方法,總覺得付出與收獲難成正比,于是經過3個星期的“考察”終于決定做一次封面人物。結果,對她感興趣最終也讓她感興趣的工作機會出現了。這是一次很有創意的求職,也是一次需要勇氣的體驗,幸運的是她成功了———不足一年,她現在是某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
職場貼士:要仔細甄別,小企業未必不好,大企業未必好,企業不是越大越好,大企業可能管理混亂,小企業也可能規章制度不健全,除了那些大型的壟斷性國企,其他國有企業一定要仔細甄別考慮,要綜合選擇考慮,切記!通過以往同學們的經驗,進入國企又離開國企的要十之七八。校園招聘有些可能是騙人的,所以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下一篇:求職,展現真我不容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走出求職心理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