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公證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為推進安徽省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對外開放,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公證是一種預防性的法律制度,處于防范民事經濟糾紛的最前沿。公證員在執業活動中通過對公證事項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的審查和監督,可以大大地降低糾紛的發生率,從而使公證成為預防糾紛的第一道防線。我們注意引導公證處做好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事公證工作,積極開展房屋、繼承、贈與、婚姻等方面的公證事務。去年安徽省共辦理這類民事公證達9萬余件。同時大力開展經濟事務方面的公證,如金融、房地產、招投標和其他經濟合同協議類公證,目前這些業務已成為安徽省支柱性業務。通過辦理這些公證事務,對于保證合同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預防糾紛,保障交易安全,維護經濟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證是代表國家,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出發,對公證事項行使監督權;同時,公證又具有服務功能。它是應當事人的申請而出具的公證文書,以滿足當事人的需求。實際上,公證其他方面的職能都是通過其服務的功能來實現的。充分發揮公證的服務職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公證法律服務的需求,這是公證賴以生存并充分地體現其價值的所在。實現這一職能關鍵在于建立一支合格的公證隊伍和有效地調動公證員工作積極性的體制。我們一方面注重加強對公證員的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和公證業務的教育和培訓,培養他們的職業認同感,不斷提升執業水準,以更好地服務于當事人;同時,我們大力推進公證體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公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到目前為止,我省109個公證處中已改為或即將改為事業體制的54個,改制面達到一半。通過改制和加強管理,建立了一種使執業公證員既有從業的積極性,又有過硬的業務水平,同時又嚴格依法按章辦證的長效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公證的服務職能。
公證機構已界定為社會中介機構,但公證機構代表國家行使證明權的職能仍然沒有變,公證機構正是通過行使其證明權來發揮法律保障的作用,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在履行審批、行政許可、登記職能過程中將不再承擔對有關民事行為特別是合同的審查義務,而公證機構以其特有的職能和中立性、專業性角色正好可以填補這一空缺,從而充分發揮其法律保障的職能。在這方面,安徽省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房產事務公證。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在進行房地產的繼承、贈與和交易時必須到房產主管部門辦理過戶手續,但這個過程涉及到大量復雜的法律事務,如果完全交由房產主管部門來審查,既影響其工作效果,同時由于其法律專業知識的缺乏可能影響其工作質量。因此,房產主管部門都要求當事人在辦理過戶之前辦理公證,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公證員進行審查,并出具公證文書,作為辦理過戶手續的依據,從而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據統計,安徽省去年共辦理此類公證7200余件,大大地降低了糾紛發生率,贏得了房產主管部門和當事人的好評。
職場貼士:有頭驢,拉了一輩子磨,主人憐憫它,就讓它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吃草。可是驢對廣闊的世界視而不見,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繞著一棵樹打轉。原來,這頭驢拉了一 輩子磨,除了轉圈已經不知道別的——許多人就象這頭驢,終其一生被拴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上打轉。除非,你認識到自己是頭驢,否則不會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