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毛概是我們國家對于人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的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激勵人們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從而將它作為我們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下面是職場百科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毛概考試試題及答案,希望幫得上大家。
一.單項選擇題
1.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 )。
A.獨立的社會形態
B.過渡性質的社會形態
C.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形態
D.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形態
答案:B 參見教材56頁。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轉變為( )。
A.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同落后的社會市場之間的矛盾
B.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C.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
D.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
答案:B 參見教材57頁。
3.在( )會議上,中國共產黨提出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國家轉變為社會主義國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C.中共七屆三中全會
D.中共七屆四中全會
答案:B 參見教材57頁。
4.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 )。
A.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答案:D 參見教材59頁。
5.我國對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是( )。
A.積極領導,穩步前進
B.鼓勵 支持 扶持
C.利用 限制 改造
D.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答案:A 參見教材63頁。
6. 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由小到大幾個步驟( )
A.一個步驟
B.兩個步驟
C.三個步驟
D.四個步驟
答案:C 參見教材63頁。
7.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途徑,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是( )。
A.加工訂貨、統購包銷
B.公私合營
C.四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參見教材65頁。
8.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組
B.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C.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參見教材63頁。
9.毛澤東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參見教材58頁。
10.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志是( )。
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
C.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
D.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參見教材69頁。
11.我國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特點是( )。
A. 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輕工業
B.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同時并舉
C.以工業為主導帶動農業合作化
D.把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改造與人的改造結合起來
答案:B 參見教材66頁。
12.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公私合營
B.和平贖買
C.生活上給出路
D.剝奪生產資料
答案:B 參見教材63頁。
13.我國社會主義革命(改造)的根本目的是( )
A.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消滅剝削階級,鏟除剝削制度
C.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
D.社會主義思想在上層建筑領域占領陣地
答案:A 參見教材66頁。
14. 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中,居于領導地位的因素是( )。
A.個體經濟
B.手工業經濟
C.社會主義因素
D.非社會主義因素
答案:C 參見教材57頁。
15.新民主主義社會屬于( )體系。
A.資本主義
B.社會主義
C.封建主義
D.共產主義
答案:B 參見教材57頁。
16.新中國建立初期,國營經濟的主要來源是( )。
A.國家投資
B.沒收的帝國主義在華企業
C.沒收的官僚資本
D.贖買的民族資本
答案:C 參見教材45頁。
17.資本主義工商業、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質。對他們進行改造,都具有( )性質。
A.新民主主義革命
B.社會主義革命
C.共產主義革命
D.舊民主主義革命
答案:B 參見教材67頁。
18.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性質是( )。
A.資本主義性質
B.社會主義性質
C.共產主義性質
D.半社會主義性質
答案:B 參見教材56頁。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是哪年頒布的( )。
A.1956年
B.1954年
C.1953年
D.1955年
答案:B 參見教材70頁。
二.多項選擇題
1. 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哪些步驟( )。
A.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
B.高級形式的合作社
C.個別企業公私合營
D.全行業公私合營
答案:ACD 參見教材66頁。
2.新民主主義社會時期,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表現在( )。
A.剝削工人
B.革命性
C.妥協性
D.接受工人階級及其政黨領導
答案:AD 參見教材64頁。
3.我國對三大改造都采取了( )方式。
A.區別對象
B.利用限制
C.積極引導
D.逐步過渡
答案:ACD 參見教材67頁。
4.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企業利潤的分配方式“四馬分肥”是指( )。
A.國家所得稅
B.企業公積金
C.工人福利費
D.資方紅利
答案:ABCD 參見教材65頁。
5.新民主主義社會時期,社會主義因素與資本主義因素之間的斗爭主要表現為( )。
A.限制與反限制的斗爭
B.改造與反改造的斗爭
C.繁榮經濟與落后生產方式的斗爭
D.敵我矛盾斗爭
答案:AB 參見教材57頁。
6.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濟結構中,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是( )。
A.國營經濟
B.個體經濟
C.合作社經濟
D.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答案:ACD 參見教材56頁。
7. 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是( )。
A.用和平贖買的方法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B.采取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
C.把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D.采取自愿互助合作的途徑
答案:ABC 參見教材63-66頁。
8.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經歷的階段有( )。
A.土地改革
B.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C.互助組
D.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答案:BCD 參見教材62頁。
9.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簡稱為“一化三改”,“一化三改”的內容有( )。
A. 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B.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D.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
答案:ABCD 參見教材58頁。
10.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階級構成有( )。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其他小資產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答案:ABCD 參見教材56頁。
11.地改革完成后,我國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其積極性主要表現在( )。
A.個體經濟的積極性
B.社會主義經濟的積極性
C.互助合作的積極性
D.資本主義經濟的積極性
答案:AC 參見教材62頁。
下一篇:2016年毛概考試試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申論文章立意注意事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