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跨越人際障礙 -- 職場緩兵計
分類: 職業規劃
職場詞典
編輯 : 職場知識
發布 : 03-31
閱讀 :571
據英國一家研究機構調查,歐洲公司中首席執行官的平均在職時間只有2年半。公司的最高權力人物都隨時會被解聘,何況我等普通人物。為了應對職場風險,保證自己安度各類危機求得發展,精明者不妨用下緩兵計。
降低期望值
對于初涉職場者來說,也許你才華橫溢、比別人優秀,但因為你出道晚,所以你不能夢想一步到位地坐上你心儀的位置,一旦你堅持己見,非某某崗位不就,那么,你就有可能沒法就業,這就是當今的就業形勢。隨著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多,初涉職場者面對的就業形勢便越來越嚴峻,初涉職場的新人必須先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從最低層的崗位做起,在高能低就中積累力量,逐步取得社會的認可,從而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扎實基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某人持研究生學歷,一直找不到工作,后來,靈機一動,將碩士文憑藏起來,用本科文憑找到工作,最后,得到單位的重用。我們也看到很多名牌大學生主動選擇到邊遠地區和農村就業、后來都干成了大事業的例子。
柔性趕超
當你可以獨當一面,但身邊還有很多資歷老的員工擋住你的路時,你或許會想把那些老員工甩開,猛打猛沖地做一番業績,讓領導破格提拔你。如果你確實有實力,且運氣好,你的目標可能會實現;但如果你并非那么強,你就有可能為此付出代價。對待老員工,最好的辦法是柔性趕超。即講究邊學邊超,通過向老員工學習,找到完成工作的最佳方式和途徑,形成自己的工作風格,使領導和同事們慢慢看到你的潛力,當機會來臨時,你才能平穩地把握住它。如果急于求成,各種人際障礙會把很多機會屏蔽在你的視線之外,從而對你的發展形成阻力。
避開精英
筆者曾經采訪過一位外企高管李先生,此人在外企干了十幾年,做過部門經理和總經理助理,今年,他卻辭職到一家民營企業擔任副總裁。李先生說,自己已年近40歲,雖說有一些資歷和工作經驗,但無論知識結構還是沖勁,都無法與30歲上下的同事相比,與其等著讓他們把自己擠走,還不如趁現在還有人要,換個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李先生從容地把外企的一套先進理念嫁接到民企,幫助民企改進管理。而民企給他的薪水是在外企時的兩倍,給他的權力也很大,以前在外企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現在可以放開手來做了。
職場貼士:鴻海集團創始人郭臺銘:1)想創業的人90%沒付諸實踐,我想當那10%,所以30歲果斷創業;2)創業的人90%沒成功,主因是項目沒選對,我要當那10%,所以堅持選擇熟悉的模具行業;3)項目選對的人90%只是小有成就,我想當那10%,所以放眼全球,進行科學規劃,才有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