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遷和漲薪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分類: 職業規劃
職場詞典
編輯 : 職場知識
發布 : 12-21
閱讀 :395
1997年,不但中歐剛開這個課程不久,就是在全國EMBA也還是個新鮮事物,讀EMBA真正選擇的空間并不大,更重要的是確定這個新事物究竟好還是不好。所以陳桂武說自己當初選擇了中歐,其實也沒有太多理性的考慮和實質性的理由,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家在上海,方便一些,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自己英文好,中歐正好有英文班,認為跟外教交流起來方便一些,可以更好的了解國外的案例。
如今50歲的陳桂武1979年加入汽巴精化(中國)有限公司,二十多年里,一直踏踏實實在一家公司任職,那么不為升職和漲薪水而讀EMBA的陳桂武還能收獲什么呢?他不假思索地說:“我最大的受益就是對國內情況更加了解了,打破了自己工作時接觸圈子的局限性。”陳桂武說在汽化精巴的這二十多年里,無論工作地點是在香港、臺灣,還是后來到上海,他掌管的市場一直都和內地息息相關,但從小在香港長大的他對內地并不熟悉。
而讀EMBA后終于突破了這個瓶頸。他記得當時的老師有吳敬璉教授、中國政法大學的江平教授等一些著名學者,他們從宏觀政策、法律、經濟等各方面進行講解,使他這個香港人終于真正開始認識內地。而班上同學背景來歷的多樣化也在這方面無意中幫助了自己,由于大家都來自各行各業,有來自國企的,有民營的,還有合資企業的,即使像自己這樣來自外企的,往往也是來自歐美、韓國、日本等不同的地方。由于大家背景不同,對市場的認識也不一樣,因此無論是針對工作中每人遇到的實際問題,還是對國際上一些典型的案例,大家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討論處理,方案各式各樣,很是讓人開闊眼界,鍛煉思維,而這些交流對EMBA學員來說更是彌足珍貴的。
陳桂武表示,對自己來說還有一個意外收獲就是以前自己只是在埋頭做事情,做得好也不太清楚是為什么,讀了EMBA后才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事情原來有些是有理論根據的,“讀工科的人由于沒有學過管理,讀EMBA的過程中才認證了很多事情。”
最讓他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和同學間至今不淡的友情。他坦陳,當初公司全力支持他去讀EMBA,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他能因此認識一些各行各業的朋友,“但由于我們這個行業比較特殊,太過專業,生意上和同學真正互相幫助的機會很少。”他說。并且他也堅持認為,“EMBA本來就不是聯誼會,如果只是想交朋友,直接去聯誼會好了。”如今畢業雖然已經10年,但同學之間仍常有聚會,他說上個月剛剛有個上海的同學聚會,并且這種聚會每年有一兩次。
那么,EMBA的經歷在后來的10年中是否對自己的職位升遷、薪酬提升有影響呢?目前已經是公司紙張處理部銷售總經理的陳桂武認為,客觀上可能確實有影響,“但我職位的升遷和薪酬的增加并不是因為我讀了EMBA后公司做的獎賞,而是我讀了之后,可能我對學的知識運用的比較好,使公司業務有了提升,個人的表現也能有所優化的緣故。”他看到現在的年輕人讀完MBA或EMBA后就想著跳槽有些替他們惋惜,“其實這樣對長遠的職業生涯的發展并不好,因為現代社會對專業的要求更加注重,如果對專業領域不熟悉的話,很難有很好的發展。”
職場貼士:一、換位思考,善解人意。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不求取免費的午餐。四、己所欲而推及于人。五、不忘欣賞他人。六、誠信待人。七、和氣寬仁。八、不靠言語取悅于人,靠行動取信于人。九、要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