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現代母親節(Mother's Day)這一節日(holiday)是美國人Anna Jarvis女士于1907年提出的,并于1914年獲得國內認可。她本人從未結婚,也沒有做過母親。她是為了贊美(honour)自己逝去的母親而想出的這個主意。在美國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多數國家,人們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the second Sunday of May)慶祝(celebrate)這一節日。它與父親節(Father's Day)相得益彰(complement)。
1912年,Anna在注冊母親節商標時,明確表示節日名稱中的母親為單數(singular)而不是復數(plural)。這是為了贊美每個家庭中的母親,而不是籠統地紀念(commemorate)所有母親。美國總統威爾遜(President Woodrow Wilson)在美國國會(Congress)將其定為法定(official)節日時用的也是單數。英語習慣用法(common usage)中主要用單數形式。
大多數國家都是近期才開始過這個節日的(recent observance)。同時各個國家慶祝程度(extent)有很大不同。在某些國家,不過(mark)母親節是很失禮的(offensive)。在另一些國家,則很少有人知道(little-known)這個節日的存在。
在中國,母親節正變得越來越流行(popular)。在這一天人們肯定(recognize)偉大的母性(motherhood)以及母親們對社會的積極貢獻(positive contributions)。康乃馨(carnations)是最佳禮物(gift),也是最暢銷(most sold)花朵。這是創立者Anna的母親最喜愛的花朵(favourite flower)。后來花商(florist)開始強調紅色康乃馨送給活著的母親,而白色康乃馨則紀念逝去的母親。也有很多人選擇和媽媽去飯店吃飯(dine out at at a restaurant)來慶祝節日。盡管它發源于(originate)于美國,但中國人認為它符合中國尊老(respect to the elderly)及善待父母(filial piety to the parents)的傳統道德(traditional ethics)。甚至有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建議中國政府利用母親節正式紀念孟母,并用百合花(lily)取代康乃馨,因為古代中國的母親在子女離家時會親手種下百合花。
值得注意的是,Anna后來對該節日的商業化(commercialisation)非常失望。對人們普遍只是送母親賀卡和糖果表示難過(embittered)。她曾經說:“一張印制的賀卡除了表示你懶得給世界上對你最好的女人寫信之外,沒有任何意義!還有糖果!你拿個盒子去看媽媽——然后你自己吃了大部分。真是有感情啊!”【 "A printed card means nothing except that you are too lazy to write to the woman who has done more for you than anyone in the world. And candy! You take a box to Mother—and then eat most of it yourself. A pretty sentiment!"】
不同國家的母親節定在不同的日期(on various days of the year)。母親節的另一個主要日期是大齋節(Lent)期間的第四個星期日,復活節(Easter Sunday)前三周。這是遵循英國母性星期日(Mothering Sunday)的傳統。屬基督教節日(Christian festival)。歐洲很多國家都慶祝這個節日。每年日期有所不同,2009年為3月22日。它也叫‘女士節(Ladies' Day)’或‘婦女節(Women's Day)’。
下一篇:2015年BEC商務英語考試報考指南:常見問題解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5劍橋商務英語考試(BEC)常見問題和注意事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