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道,2009年新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達到600多萬人,加上以往年度尚未就業的大學生近300多萬人,這樣的話,等于國家培養的近1000萬人沒有實現就業,成了“啃老一族”。而同時,還有企業轉型裁減下來的產業工人、走進城市的農民工,尤其是經過系統培訓,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還有部分海龜人員,自主擇業人員構成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就業競爭格局。其就業難度可想而知,高學歷、有工作經驗者很受企業歡迎,也可以較快的融入企業,為企業創造利潤,處于社會下層的進城務工人員,社會適應能力強,且勞動價值比較廉價,位于當中的剛畢業的大學生恰恰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就在前一段時間,廣東一家企業招聘大學生做掏糞工,蘇州城市公廁管理員崗位,也有許多大學生應聘來講,在我看來,首先純粹是某些企業對中國教育體制一種無言的抗議和諷刺,言外之意,顯而易見,中國目前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也可以掏大糞,看廁所。猛然一看,似乎有點過分,掏好幾萬元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只適合干掏糞的活嗎?但轉而一想,其實,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每個人應該干什么,適合干什么?僅僅是社會分工不同,同樣是人,為什么其他人能干掏糞工,公廁管理員,而大學生就不能干呢?
可以說,就業是民生之本,增加零就業家庭、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是治理貧困與國家穩定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但增加就業有多種方式,多種途徑,這當中自然包括掏糞工,也包括城市公廁管理員。如何實現大學生就業,改變目前大學教育的尷尬境地,最關鍵的還需要從一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對大學生自身來講,絕對不能自暴自棄,要正確面對國家逐步所實施的大眾化教育之路,要端正人生態度,增強自身求職、創業信心,對自己的人生有個恰當的、科學的定位。不能好高騖遠,一定要實事求是,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尋求就業崗位。實現“先就業、再擇業”,這樣所擁有的心態才可以正視現實,做出科學選擇。新東方老師徐小平曾今就說過,一定要做到“騎驢找馬”,這樣一邊是工作經驗的鍛煉。同時也是對自己人脈、社會經驗的積累,才可以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找到適合發展的人生舞臺。
二是對用人單位來說,實施科學的人才儲備和培育計劃,不僅有利于企業應對企業當前危機沖擊,更是謀求長遠之策。作為企業來說,可以實現較少的支出,可能實現較大的收益。尤其多發展中的中小企業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平時,心高氣傲的大學畢業生可能根本看不上小企業,廟小容不了大佛。但在目前的經濟狀況前提下,能夠實現就業,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畢竟首先能夠吃飽飯,然后再開始自己道路的規劃才是現實的,對于每個大學畢業生來說,也是一個實現雙贏的良機。
三是對于國家相關政府部門來說,應該出臺相應的大學生就業配套政策,就如山東省政府出臺措施,對大學生求職招聘費用買單,同時,落實相關補貼政策,及時惠及畢業大學生。只有政府部門對于大學生就業當做大事要事來辦,一定會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同時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實現高等教育良性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常保軍,我國著名的實戰派企業策劃大師。曾混跡于中煤能源、青島海信、史丹利等著名國內及中外合資企業,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現任博文企劃工作室首席策劃師,對于產品品牌建設、價值提升、渠道營銷、客戶強力維護等方面研究頗豐,并指導了近100家中小企業的品牌提升。目前重點研究領域在于實現企業價值方面的提升,幫助企業穩妥、快速的實現品牌價值,以實現利潤最大化。溝通交流信箱 changbj1234@163 qq 330907027
職場貼士:人人都有改造世界的能力,你自然也不例外,多參加一些活動,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