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走幾走,難免會有所覺悟,悟中華文化的淵博,歷史厚重,滔滔黃河水流不盡國土資源,高高護河堤擋不住黃沙東去,感嘆文化的精髓隨著黃河的川流延續到今天的市場營銷中,市場營銷,做市場,其實就是做關系,做人情。市場調研是發現需求,制定方案是滿足需求,這些其實都是在做關系,關系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作為社會的一員你想處身世外,專心只做營銷人,那是不太可能的。筆者每每在北京站內看到一些拖著大包,感嘆擁擠的人群中,總會發現一個或數個市場人員(特征是一個人,一個背包,一身休閑裝,步履匆忙)。某日偶遇一個同事,閑聊中該同事,大發牢騷,講到公司用人的不公,用人唯親,所以才淪落到目前的狀態,年近不惑仍然到處奔走,昔日的下屬現在成了上級,講到此,此君不勝感嘆,說到的幾句話,無外乎是他有人呀,有人賞識他,所以提升較快,他的業務能力一般;甚至他還不如我呢?可是他提了,我走了,他風光無限,我在四處求職,操,什么世道;聽到此君的感嘆,我在反思,其實關于這一點他在前幾年也是想不通的,一直在腦中斗爭了幾年,也可說是困惑了幾年,直到現在他還是他,而當初所提到的那小鬼已經成為他的上司了。他的最好的幾年全獻給了企業,獻給了斗爭;
每每想起該君的幾句話時我總是唏噓不已,以至于我現在經常提醒下屬,要少說話多做事,因為不知道哪句話會傳到我們的領導那里去了,更不多瞎說,發牢騷更不行。不管是外企,民營還是私企,只要做到全國市場,市場管理人員超過三級以上,或者說只要有人員就會有親疏遠近,就都不免會產生派系,其中比較典型的企業作為,經銷商常常打探企業代表,問問誰能直接與老板有親戚,戲稱老板的親屬為企業中的皇家子弟,打探誰與企業老板是同鄉,或本就是企業所在地的人員,戲稱八旗子弟,得知外聘員工時,戲稱為雇傭兵(空降兵)。
既然有親近之分,自然就有幫派之分,這可能是中國人的皇上情結,誰都想當老大,誰都想帶小弟,由此衍生出企業的利益斗爭,為權為利,把開始一股勁想把企業做大,一旦做大后就開始爭權,明爭暗斗由大開始,企業小時本是同根,企業大了,各股勢力相互糾集,使原本用來工作的聰明才智全用在向上級吹捧,向其它派系奪權,為自己的小團體爭利上來了,使原來好好的業務工作,變得不在明了了,使有真能力的人走了,敢說真話的人沒有了。必然為企業的發展埋下禍端,這就是原本大踏步行進的企業,變得尤如穿上日本旗袍的小娘子的扭捏之態了,還美其名日,企業做大了,需要做穩了,所以我們的銷售要慢了,企業真的做大了嗎?各股勢力為了各自的利益,把各個職能崗位當做自己的陣地,不在是誰能勝任的企業作為了,而是認人唯親的個人行為導致了企業的行動緩慢,這是很多老板所不知的。也是企業最終走向衰退的主要原因?企業落敗了,斗爭總有一方是勝利的,可是企業沒有了,斗爭還能分出勝負嗎?
精于此道的經銷商探知企業的門道后,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同級的市場服務人員,他知道哪些人是不能得罪的,那些人是可以搬動的,哪些人講話要注意什么?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轄區市場。才能向廠家多要支持。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精于此道的經銷商是贏家嗎?看看企業落敗后,經銷商的下場就知道了。
贏政輕聲走進教室,靠最后一排椅子坐下,看見李斯穿著一身白色的西裝,扎著淡黃色的領帶,腳穿乳白的平底皮鞋,顯得十分干練和老成,手里拿著激光筆正慷慨激昂地對學生講:
“當機器越來越像人的時候,人就不能越來越像機器。”這句話很讓贏政震驚,但還不是太明白,繼續聽下去。
“僅僅關注營業收入、利潤率、資產收益率等業績指標,而不關心員工心里狀況的企業應該深思,企業除了有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以外,更要給員工以夢想、尊嚴、自由和博愛,讓員工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快樂。”
李斯此時已經看見贏政坐在后面,不免有些緊張,喝了一口水繼續往下講:“企業文化建設的本質是全體員工價值觀的統一度,而表象是員工是否快樂,是否對企業忠誠。高明的企業能造就快樂的員工,快樂的員工才能造就企業的未來。為此,讓員工‘工作并快樂著’,實現員工與企業的雙贏。”
李斯頓了一下,“在這里強調一下,并不是員工快樂的企業,其企業文化建設的水平就高。正如人活著就必須吃飯,但能吃飯的并不一定是人。員工快樂是一個企業文化建設好壞的一個必備條件。”
以上觀點贏政聽了之后豁然開朗,“這個李斯非同一般啊!快樂是人類一切動力的源泉啊!這個道理我知道,但為啥沒有和員工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聯系到一起呢!”
下課之后,李斯走了過來,“李總,你的課講得很精彩,看來以后我得常來聽你的課呀!”贏政站起來握了一下李斯的手。
“過獎,過獎”李斯忙謙虛了幾句。
贏政松開李斯的手,“我們的員工快樂嗎?快樂度如何?你有沒有測評表之類的東西?”
“我這里有一個二十四個測試問題,是我做的,還不是太專業,但它能從一定程度反映員工的快樂程度。”李斯說著從辦公包內抽出一張塑封的精裝紙遞給贏政。贏政拿在手里仔細看了起來:
《員工快樂度測評表》
1. 員工在企業中,在個人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提高?
2. 員工的境界、誠信、合作精神、意志品質力方面是否得到提升?
3. 員工家屬是否會背誦企業的誓詞、歌曲?
4. 員工是否自愿把企業使命、企業愿景、企業精神、各種成功觀、工作觀等理念向親人、朋友傳播?
5. 員工在企業中,是否感到充實和自信?
6. 員工是否愿意帶著家屬到企業來參觀和參與企業組織的各種活動?
7. 員工是否以本企業的員工而感到自豪?
8. 員工下班后,是否愿意更多的時間呆在單位?因為在單位會比在家里更快樂。
9. 員工薪資是否超過行業的平均薪資?
10. 員工薪資是否按時足額發放?
11. 假如員工薪資下調30%,員工離職比例將是多少?
12. 企業是否給員工提供更多的娛樂活動?
13. 企業是否營造一種公平競爭的氣氛?且個人收入與個人付出成正比?
14. 企業出臺的人性化管理制度是否完備而詳盡?
15. 企業是否出臺一些針對員工家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
16. 企業是否鼓勵員工進行積極向上、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企業在這方面做了哪些?
17. 企業對員工8小時以外,以及非單位場所進行快樂管理了嗎?
18. 企業的愿景清晰嗎?可操作嗎?員工的知曉率是多少?
19. 企業的愿景和員工自身的利益關系大不大?企業是否制定了相關的激勵機制?
20. 所有領導者是否為直接下屬制定了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否為下屬創造了實現目標的各種條件?
21. 所有領導者在快樂管理上是否都以身作則?
22. 企業組織的各種娛樂活動,要求全體員工參與還是自愿參與?
23. 企業是否具有完備的培訓場所?是否具有條件優良的體育運動場所?
24. 企業是否為員工提供個人成長的培訓?人均培訓量和培訓費用是否超過同行?
晚上,贏政驅車回家,坐在司機旁邊閉目養神,此時,收到一條蒙恬的短信:
感謝秦總在百忙之中為我定制了蛋糕,現在正與家人一同分享您帶給我們的快樂。
贏政這才想起,這一定是李斯以自己的名義給蒙恬定制的蛋糕,并把它送到了蒙恬的家里。 “哼!李斯還是蠻能干的。”贏政正笑著,忽然想起一件事,忙拿起電話給呂不韋的愛人打了過去,“干媽嗎?我是贏政,聽呂伯伯說您今天感冒了,比較嚴重,也不知您現在情況如何?干媽,我現在就去您家里,您老一定等我呀!”
“……”
筆者曾去過一家擁有幾十家分子公司的企業集團進行咨詢,據公司老板稱,自己是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領導者,其重視程度在行業內可謂首屈一指。幾年來,僅花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的支出就已經超過一千萬元。但我進入公司之后,卻發現員工并不快樂,薪資水平還不及行業的平均水平,員工經常加班,上下級之間的等級森嚴,各種制度里處罰明顯多于獎勵,等等。不僅員工不快樂,連我自己在集團總部走了一圈也受到傳染,壓抑、郁悶的感覺充滿全身。不能說這個企業沒有文化,而且很有“文化”,但可以明確地說,這個企業的文化并不優秀。雖然員工是否快樂并不是評價企業文化建設好壞的唯一標準,但使員工痛苦的企業文化一定是壞文化。切記,當機器越來越像人的時候,人就不能越來越像機器。
一次,與幾個朋友在一起閑聊,有人問我:“你整天搞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本質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還真把我給難住了,回到家里,徹夜未眠,結合多年的經歷和感悟,后來想明白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本質是全體員工價值觀的統一程度,而表象是員工是否快樂,是否對企業忠誠。
可以說,高明的企業能造就快樂的員工,快樂的員工才能造就企業的未來。為此,讓員工“工作并快樂著”,實現員工與企業的雙贏。
全體員工快樂嗎?
您的下屬快樂嗎?
您快樂嗎?
職場貼士:昨天大家一起吃飯沒叫你。今天他在會議上反駁你,故意讓你出丑。讓你覺得自己是被大家排擠又不受尊重的可憐蟲,其實事情并非你想象得那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