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在《情證今生》中寫道:“寫字樓標本”是這樣一群女孩———必須每天端坐在清潔、忙碌的辦公室里,臉上的妝必須一絲不茍,辦公室的窗子通常是不能打開的,白天也開著燈。
言辭間似說:看這些“標本”們,是多么刻板、單調、了無生氣啊!不以為然間,我懷念著曾經的“標本”生活。
那是一家有名的日本通訊公司。公司有自建的寫字樓,每天清晨,下了班車,打卡,換上統一的西服套裙,再補補妝,8點整,上班的音樂滿大樓地響起來。營業部有兩名秘書,我是其中之一。有一天,為了相守愛情,退掉了那身制服,隨愛侶游走于各大城市,由此告別了“標本”生涯,投入到放任自流的Soho浪潮中。常常是或黃或紅的頭發,緊身或寬松的牛仔,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與迎面走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寫字樓標本”擦身而過。
她們溫婉、內斂、蓬勃、健康,這是一個因高學歷而相對富庶的階層,她們多為普通職員,尚未上升到“女強人”的高度;她們總是被某個目標攆趕著,應對之間,她們的心智在成長,她們的氣質越來越職場化;她們一絲不茍地化妝,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她們懂得恰到好處,憑著知性而理性的職業裝,漫散著無盡的現代女性魅力……
依著這些切實而感性的標準,人頭攢動中,一眼便知誰是“寫字樓標本”了。
有人說,“標本”,多死板啊。可我深知,這樣的評價,只是源于“寫字樓”鋼筋水泥之印象。“標本”,辭海的一種詮釋:它是同一類事物中可作為代表的事物。這樣的標本,精致而極致,緊隨著高雅格調的“寫字樓”,便有了陽春白雪的風情。“寫字樓標本”,是女性白領的典范。
在Soho流行的現在,Soho們在家工作,屐著拖鞋、啃著零食,松散無律中,不是過于懶怠,就是過于疲勞,這些人,也包括我,越來越關注自己,對外越來越遲鈍,白天不知夜的黑,漸漸生就了一對熊貓眼。
你愿意選擇哪一種工作方式呢?A:soho族,B:“寫字樓標本”。我的答案是:B。
“寫字樓標本”,她們的內心與外表,永遠和著時代的節拍跳躍著!她們款款走來,我看到了過往的自己,原來我也曾經如此地美麗!
職場貼士:作為一名員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勞”,而是“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