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了五個鬧鐘,但睜眼一看,今天還是注定要遲到了;老板定了時間來開會,偏偏車堵得寸步難行;打卡的時間只剩下最后兩分鐘,但電梯停在22樓紋絲不動;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涯,鐵面無私的打卡機讓每一個早晨如此匆忙如此慌亂。關于遲到,就有了一連串的故事……
遲到的解決方案
如果一覺醒來發現按時到公司的愿望成為泡影時,我會迅速作出決定解決這件事。方案不外乎三種:一,如實請假;二,不如實請假;三,不請假。到底選擇哪一種,還要審時度勢才行。比如,當公司正在整頓上下班紀律,而我又不想失去這份工作時,還是如實反映情況,損失一天的薪水算了。為了一天的懶覺,不得不面對這么多抉擇,是不是有點不值呢?我說的是養家糊口的這份工作。
不過,在有些不那么苛刻的公司,遲到的理由還是相對容易找的。哪怕是撒謊,只要不離譜,大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頭腦還算清醒的老板,一定不會在這種小節上跟你計較,為了這個傷了人心,不合算。
在這種輕松的心理狀態下,我的同事一次因遲到被扣了一天工資,雖然老板也算是個“明君”。那天開例會,她睡眼惺忪地沖到會議室。老板關懷了她一下:怎么啦?她想都沒想,隨口說道,去某客戶公司了。話音剛落,大家就哈哈哈笑起來:人家還沒上班呢。然后,老板大概感到權威受到挑戰,下不來臺吧,立刻將她就地正法。這是撞在槍口上了,只能自認倒霉了。
當然也有因為遲到走了運的。我們以前的行政秘書,大專生,一個看上去怯生生但實際上并不傻的女孩,因為當時極度渴望這份工作而被老板壓低了薪金。工作半年后,因表現出色而報酬低廉,成為老板表揚的籌碼。
一天,到了晌午,她還沒來,并且沒向任何人說明原因。老板急出一頭汗,質問人事經理:是否她去面試別家公司了?事實情況是,她因急性腸胃炎去了醫院,又沒帶手機,于是沒請假。
但第二天老板即召她談話,并馬上給她加了薪。這個就叫命好。(佳俊)
意外:老板今天遲到
這是個千真萬確的故事:吾友是百貨業女強人,經常要到海外公干,自任買辦。
她最痛恨下屬遲到,浪費她的時間,故而個個下屬跟她有約,必然提早十分鐘等候,她也少有遲到情況,并對下屬有聲言,說:“逾時五分鐘,恕我不恭候。”
這個聲言之后不久,有一次到美國公干,約好了隨行的助理在機場等候。她卻因路上交通意外,而遲到十五分鐘。
到機場發現助理們仍然未到,急如熱鍋上的螞蟻,直候至最后一刻才放棄等候,決定孤身出發。
幾乎是最后一位上飛機,才一腳踏入機艙,就氣炸了肺,原來她的助理早已坐在機位上,并笑著對她說:
“我見你遲到了,就先進來坐著等你。”
吾友其后告訴我們一班職業女性,說她當時真的欲哭無淚。怎么年輕小伙子現在做事,會如此不動腦筋,不知分寸。簡單的一個推論是,如果老板突然有事,趕不上到機場去,那么下屬一個人上了機,飛了去美國做什么呢?處事輕重倒置,如何能成為老板的心腹?(米蘭)
夢想:睡覺睡到自然醒
這是一個絕頂聰明的家伙說的--人生的四大樂趣之一,就是“睡覺睡到自然醒”。這當然是針對無數必須上班打卡的人說的話,關于上班打卡的痛苦,一個在法國公司工作的女孩說了,“早上聽見鬧鐘響,死的心都有。”但是,你沒法解釋這件事:公司朝九晚五的鐵律阻擋不住職員過夜生活的熱情或者說惡習。
我知道一些在法院工作的香港女孩子,白天在法庭上唇槍舌劍,精神高度緊張,晚上下班后就一起去吃飯、唱卡拉OK,不是周末的晚上也玩到凌晨4點。第二天早上鬧鐘響的那一刻,最羨慕的一定是加菲貓了吧,“如果地板有一點涼我都不起床!”
我也試過在第二天一早大老板要來視察的凌晨2點,癱在沙發上吃TRUFFES巧克力看宮崎駿的《幽靈公主》,自己也覺得人生最不自愛的事莫過于此。
“白天的時間是老板的,晚上的時間才是自己的。”這種心理也許能解釋一二,雖然熬得日日睡眠不足、眼圈發黑的都是同一個--自己的身體。于是在奮力拼殺的職場上,不到山窮水盡、萬不得已的睡眠即使不是一種罪惡,也是可恥的向現實的妥協。這樣的朋友我只認識一個,想約她吃飯只能在中午,晚上9點以后手機關機。長年雷打不動的健康生活使她的外表5年來幾乎毫無變化。什么叫駐顏有術?看看她就知道了。
因失眠而憔悴的臉也許看上去比較有靈魂,但是拜托,你那天天遲到的記錄卡送到老板跟前,他可不會問候你的靈魂呢。(小蟲)
無奈:我不敢遲到
我是一家跨國公司的職員,出入于氣派的寫字樓,名牌套裝和每月不菲的薪水,都是我具備標準白領的充分必要條件;而在這個小資氣息漸濃的時代,上班、雇傭等等字眼又給有點頹廢、帶點黑色氣質的我的生活貼上了小資的標簽。
然而,煩啊煩啊--工作太累!一天做足8個鐘頭,公休日還得加班加點。看看一個上班小白領的工作日是多么凄慘--
我根本不需要鬧鐘的刺耳的鈴聲,只要頭天晚上默默地告誡自己一下,早晨7點,我就會準時從美夢中醒來,穿衣服,刷牙,洗臉……日復一日,我發現,每天機械的動作已經省去了腦細胞的參與,然后坐班車或打的去上班。
雖然我做夢都在想哪天能從容地睡到11點,讓我的早晨也從中午開始。然而有什么辦法呢?據我看,喜愛自己那份工作的人不多,把工作當樂趣的人就更少。要有穩定的收入、要有體面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不上班什么也沒有,委屈才能求全。
街上的人流車流又開始了永不止息的一天。仿佛一只看不見的巨手,在推著人們向前趕、向前趕……
我在人流車流中下了車,碰到幾個同事打了招呼,一起走到大廈的底層等電梯。我現在已經明白,大廈的高度越高,電梯就越擁擠。腆胸、收腹、屏住氣,最好能將挎包貼近身體到最大極限--這一點不難,因為我還沒吃早飯。無論如何我得擠進這一班電梯,不然我就會遲到。其實遲到也沒有什么,不過就是考勤卡上的數字使得另一張卡--工資卡上的數字變少一點。我不敢遲到。(翩然)
給遲到一個科學的理由
人類生物鐘一天慢18分。人類的生物鐘并不同步,日本科學家近日發表研究論文說,他們發現人類生物鐘的周期是24小時18分。而其他動物和植物的這種生物鐘與時鐘差距更明顯,一些動物的生物鐘周期是23小時至26小時,而植物是從22到28小時。
研究者認為這種現象可以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以鳥兒為例,如果它嚴格按照時鐘作息的話,那么當它每天早上醒來覓食時會發現,樹上的蟲子已經被先飛入林的鳥兒吃得差不多了。
所以嚴格守時的生物會面臨最大的競爭壓力,最終趨于滅亡。
但是為什么生物鐘與時鐘的不同步不會累計起來最終打亂我們的生活規律,讓我們醒來得一天比一天晚?研究者說,光線會通過影響體內激素水平和體溫等不斷重新設定生物鐘。
研究者用計算機做了一個模擬生物鐘進化的實驗。實驗證明,那些對競爭最有利的生物鐘周期的確是接近24小時,但又不是特別接近。下一次上班遲到了,你可以向老板說說這套理論。
呼喚:彈性工作制
進入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白領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開 O T的“機會”也日益增多。據一項市場調查顯示,國內有過半數以上的白領工作者更鐘情于不拘泥于傳統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
他們認為,現代工作、生活節奏過于緊湊,必須有更靈活的工作方式來激起他們的工作熱情,幫助他們調整最適合自己作息習慣的生物鐘,以保證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來“降壓”、“解壓”,讓他們的頭腦時刻保持高度的清醒。
而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領域,激勵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成果正使一種新興的、更適合時代發展的工作方式--“彈性工作制”應運而生。
據了解,在歐美,超過40%的大公司采用了“彈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施樂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在日本,日立制造所、富士重工業、三菱電機等大型企業也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類似的改革。而在我國,近年來也涌現出越來越多試行該種制度的工廠和企業。
彈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或固定的工作時間長度的前提下,員工可以靈活地、自主地選擇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以代替統一、固定的上下班時間的制度。
業內專家分析,彈性工作制的實施,對員工來說可贏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員工對工作時間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上下班可避免時間統一而造成的交通擁擠,免除了因擔心遲到或缺勤所造成的緊張感,同時也能更好地安排時間參與私人的重要社交活動,便于安排家庭生活和業余愛好;另一方面,由于員工感到個人的權益得到了尊重,滿足了社交和尊重等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因而產生對工作的責任感,提高了工作滿意度和整體士氣。
但是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需要,因此推行彈性工作制也需要一定的條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職場貼士:溝通很重要:學會多與他人溝通交流,尤其是你的助手,千萬不要害怕和你的助手表達你的意見,因為他(她)是你最近的人,也可以說是你工作上最信賴的人之一,而他(她)會給你帶來很多你并不知道或清楚的事情,記住一切都應該是很自然的,沒有人喜歡僵硬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