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每一個人在組織中,都有明確的職位、明確的分工,這是組織的基本原理。但絕不代表每一個人只能做一件事、只要做一件事,當必要的時候,工作上的彈性調度是難免的,愿意配合組織彈性調整、出任艱難的人,通常是組織積極培養的人才。
一位從國外留學回來的主管,拒絕了我交付的一項臨時性工作,理由是這件事與她的職位及工作無關。我不能勉強她,也不能說她錯,因為確實與她的 分內工作無關,但從此我對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理由很簡單,她在公司內是個不“好用”的人。雖然她在本分的工作內稱職負責,可是當公司有變動、有急用時,她僵硬的態度,畫地自限地自外于公司的需要,自然無法與公司同舟共濟。
日本知名財經雜志《Pre-sident》,就曾提出這個“好用”的觀念。在21世紀的新經濟時代,企業內當紅的專業經理人的一項特質就是“好用”。“好用”的人態度開放、不自我設限、專長多樣、學習力強、可塑性高,愿意挑戰新事物,也愿意以公司的需要為己任,而不是只自滿于自我的期待。
“好用”的人在企業內的團隊作業尤其重要。當企業不斷追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進行大規模的外包服務時,企業內的團隊成員減少,每一個人都是核心工作人員,因而多職能、多專長的人,就會是企業內受歡迎的當紅人才。相較于只有一項專長的工作者,如果你不是該項專長的最佳人選,很容易就會在組織重整中被犧牲、裁員。
在運動場上,“好用”的觀念十分常見——能鋒能衛的籃球選手可能是最佳第六人;能守內野也能守外野的棒球選手,絕對是教練在組隊時的重要考慮。因為,這種好用的人選,在調度上是具有高度彈性的活棋,是讓教練能有更大的空間補強核心的特殊專才。
專長的多樣,只是“好用”的條件之一,更重要的是態度。前面所說的例子,并不是這位主管的能力不足,而是她的態度不對。
“團隊優先”的態度,是新經濟考驗下的工作者必備的條件。20世紀90年代,講究“人性管理”、尊重個人,結果產生了許多的后遺癥,工作者的自我意識高漲,凡事講求“我喜不喜歡”“我愿不愿意”,至于組織及團隊的需要是你家的事,這絕對與“好用”的原則相違背。這種人是在企業不斷的組織重整中,會被優先淘汰的人。
想在不景氣中存活,請讓自己成為“好用”的人。
下一篇:麻將理論搞定99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職”而忙,莫要焦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