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朋友研究生畢業后,工作一直不順利,前前后后換了好幾份工作,都干得不稱心。朋友大學主修的是金融,又寫著一手好文章,按說,依朋友的條件,找一份穩定的好工作并不難,她卻總在不停地跳槽,不停地抱怨。
朋友剛畢業,就被國內一家著名銀行錄用。銀行,工作清閑,福利待遇優厚,而且有社會地位,多少人擠破了頭顱都想往里進。我們都很羨慕她,找到了與所學專業相匹配的好工作。可朋友進去不到半年,就辭職了,問及原因,她是滿腹牢騷,里面的人太虛偽,當面一套背地里一套,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自己整天都活在恐懼之中。
離開銀行后,朋友應聘到一家財經雜志社做編輯。朋友本來就愛好寫作,又有著金融系統的工作經驗,做財經編輯也算是投其所好、學有所用了。剛開始,朋友也很滿足,工作積極認真,采寫的稿件眼光獨特,社會反響強烈。主編很器重她,并有意培養她做接班人。可一年后,朋友又坐不住了,整天與一大堆枯燥的數據報表打交道,生活別提有多乏味了。再三思考后,朋友果斷地遞交了辭呈。
之后,朋友又做過一段時間的理財師,同樣干得不順心,沒堅持多久就放棄了。電話里,她向我抱怨:“你說社會上那么多職業,難道就沒有一份工作是真正適合我的嗎?”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像朋友一樣的年輕人。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有文化有知識;他們才華橫溢,有理想有抱負;他們滿腔熱血,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可現實中,他們卻總也找不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環境,也始終找不準自己的人生定位。于是,抱怨便成了家常便飯,什么工作太累、工資太低、同事排擠、領導偏見等等,都成了自己施展才華的絆腳石。而真正的原因他們都沒有看見或避而不談,那就是自己是否真的喜愛這份工作,是否愿意為了這份工作去改變自己。畢竟,要想讓別人發現自己,你首先得要改變自己,把自己變成一顆珍珠。
韓國總統李明博在擔任現代建設集團CEO時,對每一個進廠的新員工都會講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喜歡一份工作,不要先判斷這份工作是不是適合你,而是要主動改變自己去適應這份工作。”
的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會打出這樣的招聘啟事:來吧,這里準備了和你性格才學完全相同的工作。工作是不會主動去適應你的,因為工作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有思想和主觀能動性,所以,我們應該主動改變自己去適應所選擇的工作。
下一篇:不必跳起來摘蘋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請不要成為求職“奇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