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在《三國演義》中,能言善辯之人,數不勝數。他們或奉旨出使,或說服敵人,或舌戰群儒,語言便給,滔滔不絕,讓人嘆為觀止。《三國演義》也因此成為職場語言學的典范。但是《三國演義》中,也有因語言致敗的人,其中典型人物就是關羽。
張揚書信,壓低同事劉備在進攻成都時,勇將馬超歸降,從而給了成都守軍劉璋致命一擊。劉璋再也撐不下去了,只得舉著白旗,乖乖投降。劉備非常高興,尤其得到馬超這樣的名將,更是高興得不亦樂乎。誰知,這引起了遠在荊州的關羽的嫉恨,馬上讓關平傳話,要來成都和馬超比試高低。孔明無奈之下,暗暗寫一封信,勸道:“馬超文武全才,可以和張飛并肩齊驅。至于和你相比,還有些不如。”關羽一看,十分得意,馬上舉行宴會,在宴會上,把這份私人信件公布出來,而且得意地道:“孔明知我心也。”
關羽這次和諸葛亮的通話,本來是私下進行的,不能為外人道。可是,關羽卻根本不管這些,不但公布了信件內容,而且得意洋洋到處張揚。這樣做,無論對公對私,對己對人都是極端不利的。一方面,他打壓了馬超,讓馬超心里不爽;另一方面,更是捎帶著貶低了自己的生死兄弟張飛,估計張飛知道后也會不舒服。同時,他如此舉動,也出賣了諸葛亮。諸葛亮這封信是為了安撫他的,絕不能公布的。也因為這樣,毫無疑問,蜀漢內部也產生了矛盾。
語言霸道,傷人無形在奪取漢中的過程中,黃忠立功最大,把駐扎漢中的曹軍名將夏侯淵斬殺,讓曹軍聞風喪膽,從而奠定了劉備奪取漢中的基礎。因此,劉備做了漢中王就分封關羽、張飛、趙云、馬超和黃忠為五虎將軍。關羽的任命文件,由使臣費詩送往荊州。關羽一聽,頓時大怒,竟然拒絕接受命令,并且憤然作色道:“翼德是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并,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關羽這番話既缺乏大局觀念,更是傷人無形,搞僵了同事關系。這次任命,是漢中王劉備親自任命的,換言之,是中央指示,作為一個國家的高級干部,關羽不應當因個人利益而斤斤計較。另外,他的話里話外,明顯在拉山頭結幫派,搞窩里斗。最主要的是,他在得罪張飛、馬超后,這次又結結實實地把黃忠得罪了,言語之中,表現出對黃忠的極端蔑視,不但稱之為“老卒”,而且揚言,不屑于與之同列。
對待俘虜,缺乏寬厚于禁是曹軍名將,叱咤沙場,揚名三國。曹操非常信任他,曾經夸獎道:“雖古名將不能過也。”因此,在抵抗關羽時,曹操特意讓他帶領七軍對抗。誰知他落入關羽的套子里,最終七軍被淹,自己也做了俘虜,被押到關羽面前。于禁拜服請降,說自己是受曹操命令,來和關羽對抗,現在敗了,情愿投降。關羽捋著胡須,得意地嘎嘎大笑道:“我殺你小子,就像是殺一只豬一只狗那樣,實在怕把我的刀子都玷污了。”說完,喝令將于禁關押起來。
古人言,“士可殺不可辱”。關羽卻反其道而行,他不殺于禁,卻用自己刻薄的語言,極度地刺激于禁,將之比成豬狗,甚至說自己不殺他,是怕臟了自己的刀子。他的這種做法,毫無疑問,對后來激發曹軍斗志,起著不小的作用。因為誰也不愿投降后,受到于禁那樣的羞辱。關羽攻打樊城,難以攻下的原因,大概和這有關吧。可惜,關羽始終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對待同盟,出口傷人孫權一直是劉備的同盟,也距離荊州很近,相當于荊州的后院。諸葛亮充分看到了孫權之于荊州的利害關系。因此,在離開荊州時,特意送給關羽兩句話:北拒曹操,東聯孫權。關羽當時恭敬接受,可是諸葛亮離開后,自己成了荊州老大,馬上改變了策略,北邊攻打曹操,東邊和孫權水火不容。其間,孫權也極力想和關羽把關系搞好,因此特意派人上門求親,想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這本是一種友好表示,而且也有前例:劉備曾經娶過孫權的妹妹。誰知關羽聽了這話,不但不高興,反而紅著臉破口大罵:“虎女焉得嫁犬子?”孫權聽后,十分憤怒,后偷襲荊州,將關羽殺死,最終導致吳蜀大戰。蜀國戰敗,風生水起的事業開始走下坡路。
孫權求親的出發點是想示好:當時劉備的事業如日中天,再加上關羽水淹七軍,震動華夏。孫權求親,無外乎是想和劉備聯手,滅掉曹操。關羽一句話,將自己比喻成一只咆哮的大老虎,同時,用反襯手法將孫權比成一只老狗。孫權終于看出,這個驕傲的關羽,如果讓他繼續跋扈下去,最終將給東吳帶來滅頂之災。于是,毫不猶豫地挖起關羽的墻角。
結語
一個人可以自信,卻不可自傲,更不可以踩低別人抬高自己,關羽恰恰犯了這個致命錯誤。
關羽因語致敗,實在是一個很好的反面借鑒。
下一篇:成功從傾聽開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憑什么一畢業就拿高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