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上班族而言,老板形色各異成千上萬,但通情達理的好老板,卻往往是最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不靠譜的老板,多數情況下,上班族只能是有苦自己吃,差錯自己扛。
是不是所有的員工,都心甘情愿做老板眼里的受氣勞模?是不是所有的上班族,在老板面前都只有乖乖低頭的份兒?答案當然是NO,成為成熟的職場中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如何嫻熟地與老板過招;如何自如地利用無傷大雅的職場“歪招”,來對付“歪理”的老板。
我們分公司有正副兩位老總,一個土著、一個海歸。
老總A外號“大氣”,創意要大氣,設計要大氣,產品要大氣,公關活動要大氣,給預算的時候呢?比誰都小氣,典型的一偏遠山區村支書形象,自己跟“大氣”一點不沾邊兒,卻愣喜歡評判大家的工作不夠“大氣”。
有段時間,“大氣”是老總A手里,百發百中的獨門暗器,但凡他覺得搞不定的人或不想搞定的事,都毫無例外地打出這張牌:“這個設計,還不夠大氣”,在對方無可辯駁下就算有理了。一段時間,聽到“大氣”二字,企劃部不論多精明強干的員工,都條件反射地想找塊豆腐拍死自己。
參加國內展銷會,是企劃部一年一度的重頭戲,老總A讓企劃部全體發揮腦筋急轉彎,想想如何炒作概念。其實公司的產品,就是個破汽車輪胎,你說怎么大氣?那外包裝咋整都屬于“金玉其外”的行列,面對這個局面,你說企劃部能不糾結嗎?
加班加點干了三個通宵,第一稿報到老總A那里,不消半分鐘就被“大氣”頂了回來,接下來遵照老總A的意見,大刀闊斧跟進,左一稿不行,右一稿還不行,越弄越“小氣”不說,最后他還做不了主,拿給大老板拍板,最終還是選用了最早的那一稿!
這時候老總A,振振有詞地責備大家,說最后這稿怎么弄成這樣?第一稿多好,多“大氣”呀!企劃部集體淚流滿面,滿地找豆腐……
再來說說副總B,副總B外號“模塊”,是科班出身的海歸,一開始,大家很是歡欣鼓舞,以為終于等到了知音,至少不用天天“大氣”了,可期待了一段時間后,我們發現,副總B其實是國外的村支書。
每次,副總B收到企劃部的計劃書后,無論case大小,一定要開全體人員會議,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來一輪“頭腦風暴”,據說這是很多國外公司的典型作風,會上說得不靠譜可以,但不能不說。
“頭腦風暴”的意思,說是讓你打破成規,發揮主觀創造性,讓大家集思廣益。而實際上呢?沒經歷過美式職場洗禮與教育,連山寨版風暴都沒有經歷過的職場菜鳥們,從小耳提面命灌輸的,多是要“三思而后行”要“慎言”,所以真逼著他們風暴,他們風暴得還真一塌糊涂。
和副總B“風暴”一輪之后,回來內部還得繼續“風暴”,一天時間經常就這么“刮”沒了。“風暴”刮到最后,本來方向明確的主管們,也變得全都不明確了,誰也說不清到底哪個方案好。
更離譜的是,只要副總B提的建議,大家不同意,他就拿出一個國外MBA的“職業性格分析”模塊,讓大家填完后跟他一塊兒分析。
往往花半天功夫分析的結果就是,不同意他說的方案,大家就不是“最理想的、最有進取心的職場人”。大家表面不置可否,背后卻都對此嗤之以鼻,誰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你嚇唬誰呀?有本事你自己一個人背所有任務!
后來,有次小范圍吃飯,“模塊”竟然還自鳴得意地跟大家說,當年他之所以和夫人結婚,就是因為在紙上列出若干模塊后,得出的答案是:當時還是候選人的夫人,是最適合當“模塊”夫人的。
我們都無比同情“模塊”夫人。
不堪其擾之下,我們突發奇想,如果老總A的“大氣”,碰到副總B的“模塊”會怎樣呢?
有次,老總A在指責我們不大氣的時候,我們就勢搬出了副總B的模塊理論,并說這是副總B從國外借鑒來的,是國外企業管理專家幾十年研究的成果,在許多企業和部門屢試不爽的。
都知道老總A的軟肋是“大氣”,自然不會向副總B的模塊示弱。于是,在下屬的斡旋下,老總A成功落入屬下專為他準備的副總B的模塊陷阱。
結果呢?當然不出大家所料,土槍碰到了洋炮,立馬暈了菜!那一回的企劃案,沒有經過大氣的沖擊,順利獲得通過,我們集體當了回漁翁!
等到副總B再賣弄“模塊”學說的時候,我們學著老總A的語調,異口同聲地說:“這不夠大氣!”,一句話整得洋墨水瓶半天沒倒出水來!
那天的副總B在變化了N種表情后,終于還是決定放棄,采納企劃部上報的第一方案。
我們都猜,副總B心里一定在糾結,A答案:老總A對他的工作不滿意的一種暗示;B答案:大老板代表的總公司考慮換人的前兆;C答案:風暴后的模塊學說,無法得到屬下認可,溝通有故障,企劃部的間接提醒,實際是不愿意實話實說的預警。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