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這家公司,算上辦公室妹妹和老總,24個人。沒有司機,沒有清潔工。保安是大廈統一聘請的,不用單獨付費。欠有外債若干,債主時時找上門來,好在都是斯文人。每隔三兩個月,就會拖欠一下薪水,但最遲再過兩三個月也能補上,并不少發。
就是這么一家虧損的小企業,員工竟然十分穩定,三年來只有兩個人離職。我不是那兩個人之一。
為了省錢,辦公室用紙在雙面使用過后,都會被收集起來當廢品賣掉;圓珠筆沒水了,辦公室妹妹只給我們更換筆芯;辦公區只有一本老版的破舊字典,誰需要誰用,用完還要放到原處,免得下一個人要用時找不到……
我們老總做過一件最讓我們覺得丟臉的事:有一天他閑著無事,到樓上樓下兄弟公司亂逛。在一間公司里,他發現人家書柜里擺著一排整整齊齊的辭海,頓時兩眼發光,不顧身價地問,可不可以送我們一本字典?人家疑惑地看著他,說:可那不是新版本的啊。這時,我們老總說了一句讓我們丟人的話:舊版的也行啊!
“丟人啊!”我們七嘴八舌地跟他嚷:“就算你不顧自己的名聲,也得給我們留點面子吧!好歹也是個文化人!”
老總灰溜溜地躲回他的小隔間里去了。(我們辦公場地有限,他沒有單獨的辦公室,大家就用幾個大衣柜給他隔出了一個小空間,算是他的單間。有時我們開會要用這里當會議室,他就只好在外面的走廊上百無聊賴地晃悠。)
舉辦集體活動時,兄弟公司要么出去卡拉OK,要么一起自助餐,老總和財務商量半天,決定帶大家去植物園踏青。又健康,又環保,關鍵是省錢。植物園門票一人5塊錢,老總還對財務千叮萬囑:“別買我的那份,我自己有公園年票。”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這么些人,怎么去啊?公司有一輛面包車,原是拉貨的,現在改拉人,但原來兼任司機的同事休假了。那輛車現在就是個擺設。
辦法都是人想的。于是,中午午休,老總就被辦公室妹妹強行拉到樓底下練車去了。理由是全公司只有他開的車最大,是一輛七人座。他剛買這輛家庭用車的時候,我們還背地里取笑他說,買這么大的車,肯定是因為公司效益太差,他打算上班路上拉點活兒賺外快。
開始,老總打死不同意,說自己沒有開面包車的經驗,不能把我們20多號人的安危都系在他身上。但架不住辦公室妹妹的強勢,臨陣磨槍還是練了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以后,大家就一擁而上擠了進去,擠不下的只好搭其他同事的車。
幸好,我們都有驚無險地到了植物園??赐炅耸㈤_的郁金香,大家就開始瘋玩。都是年輕人,打羽毛球,踢鍵子,拍照,打撲克。老總喜歡足球,但公司只有一個排球。排球也行啊,我們找了一塊草坪開始三人足球賽。踢了一會兒,老總發出贊嘆:小青踢得不錯嘛。我忍不住得意,那是,想當年,俺也是練過的。
公司雖然窮,但老總業務需要應酬不少,時不時就能收到對方送來的各式禮物:春節的桔子,中秋節的月餅,廣告商的洗發水、礦泉水之類。無論收到什么,通常的做法就是充公。于是,有人送他一箱桔子,我們每個人的桌子上就會多幾個桔子;送他一箱礦泉水,每人就會分一瓶;送他一盒月餅……嘿嘿,那就得看誰眼疾手快了。老總說話愛用比喻,但常常會造成他意想之外的效果。
有一次,開會時他表揚了桃子。他說:要想不斷進步,就要不斷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你們看,桃子就是這樣。
有反應快的同事馬上接著問:那不像海綿的像什么呢?
老總想了想:像抹布。
同事瞪著他:你說誰像抹布?
老總囁嚅:我是說,我是說,人人都可能有這種狀態啊。
同事馬上回頭對著他身邊的小組長嚴肅地說:他說你有時像塊抹布一樣。
老總滿頭大汗,我們則毫無同情心地狂笑……
來到這家公司之前,我跳槽五次,換過六家公司,從來沒見過一個公司這么窮,卻有這么多的笑聲。
有一次我生病,副總和同事一個月來看了三次。買的補品和水果,價錢不多,卻全都對癥適用。他們都是細心溫暖的人。
記得第一次得知這里有拖欠薪水的記錄時,我曾大吃一驚,對于這么多同事居然還悠然自得地待在這里納悶不已?,F在,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
一個內心積極溫暖的人,一定會有光明美好的前途。對于我們的窮公司,我有著一樣的信心和希望。在這里,我們是千金不換的一家人。
快搜